2025年8月,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举措关系到众多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那么,究竟哪些人可以享受养老金重算补发?又能补发多少金额呢?
一、重算补发的适用人群
1. 2025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的计算依赖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定计发基数 ,但2025年初退休的人员,由于2024年社平工资统计尚未完成,先按2023年计发基数预发养老金。例如,王大爷2025年2月退休,当时按2023年计发基数领取每月3500元养老金 。待2024年社平工资公布后,就需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
2.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 - 2024年9月30日)内退休的"中人" ,其养老金计算较为复杂,涉及新老办法对比。若在2025年1月1日后完成最终核算流程,也会涉及重算补发 。如李老师2024年6月从机关单位退休,在2025年进行养老金重新核算,若新核算结果高于之前预发金额,就会补发差额。
二、影响补发金额的因素
1. 新旧计发基数的差距:这是决定补发金额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大幅上涨,补发金额会相应增多 。比如,某地区2023年计发基数为6000元,2024年涨到6500元,涨幅明显,退休人员补发金额就会比较可观。
2. 个人参保缴费情况:累计缴费年限越长、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补发金额越多 。假设两位退休人员,A缴费年限30年,平均缴费指数0.8;B缴费年限20年,平均缴费指数0.6,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A的补发金额会高于B。此外,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会增加补发金额 。
3. 退休月份:退休月份越早,补发时长越长,补发金额总和越高 。1月退休的人员比8月退休的人员补发月份更多,补发金额自然更多。
三、补发金额的计算示例
以一位2025年3月退休,缴费年限30年,平均缴费指数1.0的企业退休人员为例。退休时按2023年计发基数6000元计算,基础养老金为6000×(1 + 1.0)÷2×30×1% = 1800元 。8月当地公布2024年计发基数为6300元,重新核算后基础养老金变为6300×(1 + 1.0)÷2×30×1% = 1890元 ,每月补发90元 ,3 - 7月共补发5个月,合计补发450元 。
养老金重算补发让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具体补发情况可关注当地人社部门通知,也可通过"掌上12333"APP等渠道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