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令人羡慕的职业就是皇帝,因为皇帝的福利实在太好了!但高福利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不长寿。据统计,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共有五百多位皇帝,平均寿命却不到40岁,这样的数据实在令人震惊。40岁对于现代人来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刚刚开始拼搏的时候,但对古代皇帝来说,却成为大部分人的生命终结点。
那么40岁的平均寿命对于皇帝来说是长还是短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张中国古代平均寿命表。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就在三四十岁之间。所以帝王们40岁的平均寿命也算正常!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帝王享受着世间最好的待遇,所以在理论上他们的寿命应该会更高。
造成帝王寿命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过度纵色
历代的帝王都好色,这也是人性使然。但由于帝王处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所以一些自制力低的帝王就容易造成纵色过度,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就因纵色而亡;还有西汉的汉成帝刘骜,直接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这些自制能力不太好的皇帝都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房事时间,最终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而亡,成为了古语所说的"累死的牛"。
二、嗑药
现代人对药的理解通过是有病才吃药,而古代的皇帝却不是这样,当时有两种药是帝王们的至爱,那就是春药和长生不老药。这两种药有一个共同点--壮阳。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必须要阴阳平衡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而通过药物增加体内阳气,就相当于在一堆火上浇油,火是烧得越来越旺,但柴也很快就烧完了。
皇帝服食春药也是为了纵色,不过这是一种透支身体的纵色方式。据史料记载,南宋皇帝赵禥曾一夜宠幸30多名妃子,如此壮举没有药物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
除了春药以外,长生不老药也是历代帝王痴迷的药物,秦始皇算是长生药"骨灰级"的药粉丝了。古代在炼制长生丹的材料上都会采用丹砂,里面除了含有汞以外,还会有各种重金属,长期服用这种丹药会造成重金属的慢性中毒。因此这也是造成帝王短命的原因之一。
三、工作强度大
元朝有位文人曾写过一首诗:
铁甲将军夜渡关,
朝臣待漏五更寒。
山寺日高僧未起,
算来名利不如闲。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做官其实很辛苦,虽然权力在手却不如僧人悠闲。皇帝也是如此,历史上勤奋的皇帝有很多,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在位13年,共批奏折4万多份,奏折上的批文甚至比奏折内容还要多,真是一位励志的皇帝。但雍正最终因为积劳成疾而去世,享年57岁,他也算是跑赢了历代帝王的平均寿命。
四、被杀
皇帝被杀?这话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皇帝是主宰生杀大权的人,也会被别人杀吗?事实上历史中被杀的皇帝还是有的,皇帝是高风险的职业,在登基的那一刻掌管了天下大权,也成为众多造反派的目标。比如隋朝就有五位皇帝死于他杀,分别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皇泰帝杨侗、隋恭帝杨侑、傀儡皇帝杨浩。这五位隋朝皇帝都是因为权力斗争而导致的不正常死亡。
五、疾病
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很多病在当时都是不治之症,哪怕是皇帝也束手无策。比如清朝时候的天花就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贵为天子的顺治和同治也无法避免疾病的折磨,最终死于天花病毒。
有人说这个世界最公平的就是死亡,不管男女老少,不管贫穷或富贵,最终都要走向死亡。皇帝虽有九五之尊,同样也在这自然规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