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发生在樊城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仁、关平、关羽和华佗。原文如下:

关公自到北门,立马扬鞭,指而问曰:"汝等鼠辈,不早来降,更待何时?"正言间,曹仁在敌楼上,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帐见关公。

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此人)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伦,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率兵攻打樊城,曹仁据城死守。在攻城的过程中,曹仁命五百弓箭手一齐放箭,射伤了关羽右臂。等关羽回到营中才发现箭头有毒。关平及众将纷纷建议关羽放弃进攻,返回荆州疗伤,但遭到关羽的严词拒绝。数天后,名医华佗来到大营,为关羽疗伤,之后便有了"刮骨疗毒"之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关羽口中的"长驱大进", 意为军队迅速向远方进军。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关羽中箭受伤之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用这段史料记载与小说相对比,可以发现小说情节中有两个虚构的地方。首先,关羽虽然的确有过"刮骨疗毒"的壮举,而主刀的医者并不是大名鼎鼎的华佗(在《三国志•方技传》中亦无类似的记载),很可能是关羽军中的一位不知名的军医。其次,关羽的受伤与曹仁也没有任何关系,受伤的时间也不是发生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樊城之战期间。这一点可以从《三国志•关羽传》中的时间顺序上得到验证。

那么,关羽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负伤的呢?又是何人所为呢?首先要排除的是东吴所为,因为在吕蒙偷袭荆州前,关羽从未与东吴军队作战。因此,关羽的负伤只能是曹魏军队所为。从史料记载来看,自赤壁之战后,关羽与曹魏有过三次的较量,时间为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至第二年年初。第一次战斗出现在《三国志•乐进传》中。据该传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这场战斗也被称为青泥关之战。

除了这一次的交锋之外,还有一位曹军将领与关羽有过较量,这个人名叫文聘。《三国志•文聘传》载:"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又攻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这两次战斗的时间相隔很短,但由于作战地点不同,被分别称之为寻口之战和汉津之战。

从《三国志》的相关传记来看,除了青泥关之战、寻口之战和汉津之战外,关羽再无与曹魏军队的交锋记录。因此可以这样推断,在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至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期间,关羽曾经与曹军有过三次战斗,并在其中的一次战斗中左臂负伤,而事件的主要嫌疑人只有两个:乐进或文聘。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