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在高祖一众多年的战斗下渐渐站稳脚步,为了让饱受战乱之苦的子民们恢复以往的活力,高祖开始了一系列的惠民举措,也逐步稳定了局面。对于他来说皇帝这个职业的历史并不长,算起来他只是职业史上第三位获得这个称号的人,究竟自己的这份山河会变成什么样子,他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出身底层他明白人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在他治理之下的汉朝,农民一定会过得幸福。

为了尽快恢复因为战争打乱的生产,他宣布把囚徒们放出牢狱,这些人回到原来住处之后还给他们提供住处和田地,让他们尽快能够生产出家庭所需要的东西,一些参与过战争的士兵还被允许回到家乡,因为这群统治者大多对于制度没有经验,在进行这些措施的同时,高祖沿用了秦的制度,如今看来这样的制度确实适合当时的情况,只是因为二世对于这样完善的条件放任消磨,有一点不同的是高祖将王国封地变成半封建半郡县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对于功臣的分封。

在这些举措实行之后,高祖等人去往洛阳有把都城选在此地的意味。作为比较富有的都城周边人民往往要在城内购买所需物品,同时交通发达所以很多商人服役的队伍也会停留在这里,一个服役的队伍在高祖等人谪居洛阳之后也到达了那里,其中一个平民作为服役的一员却有着超乎他人的想法,后来他的一番话给他谋得了富贵。

这个人名字叫做娄敬,从外表看是放在平民堆中就找不见的那种人,但是心思细密非常会说话,在得知皇帝也在这个城市里时,他找到同乡好友如今在朝廷里做小将军的人,表明上是想联系感情,在酒喝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将军说想给他在宫里找到一些职位,不用像如今这样过着困苦生活,在这样的邀请下他直接说出自己一直想实现的愿望,就是见到高祖让他知道本身是可以任用的,虽然友人劝说这样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想要将军给自己带上口信,最后高祖同意见他。

将军为娄敬准备了比较得体的着装,但是娄敬却说高祖也是从穷人堆中走出去的人,穿着身上的衣服反而会让他感觉亲切不会觉得冒犯,在一次朝会上将军非常为难向高祖说出想要见他的人已经来了,这也引起了高祖的好奇之意,宣布让他进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娄敬表现的比将军得体很多,虽然穿着布衣草鞋但是并不胆怯,他恭敬地行礼面对朝臣和高祖的注视不慌不忙地讲出自己对于定都地一些看法,他的这段话给西安带来了古都的名声。

娄敬行完礼之后,高祖问他想要说什么,他大大方方地站起身子,说陛下此行在洛阳停歇很长时间,我想是有把这个地方作为首都的想法,我推断陛下是想效仿周室,在得到高祖肯定回答后他继续说,周室和高祖取得政权的方法并不相同,怎么能够一样在洛阳定都呢?如今虽然天下平定但是如被谋反之人攻打,险要的关中和平坦的洛阳哪一个比较容易守卫呢?不知道陛下是如何考虑的?

娄敬很聪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将最后定论的话题给了高祖,让他不失体面。这个问题抛出之后高祖寻求朝臣的解答,但是他们大多出身草寇也没有什么好的见解,但是问到子房先生的时候,子房先生很欣赏这个布衣群众,同时他的话不失道理所以子房先生说,洛阳作为国都确实太小了,没有阻碍很容易被攻下,虽然富饶但是不适合作为核心,但是关中地势险峻四面有障,这才是最适合作为国都的地方,娄敬说的很有道理,应该听从他的建议。

高祖听了子房先生的话细细思索之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定都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还把娄敬从平民提升到了身边的言官,虽然官职不大但是能常常留在高祖身边提供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职位,娄敬的这个举动也是让同乡将军对他改变了观点,平时老实无害的人原来心中存在着这样的想法,而且勇谋过人想到害怕被责怪不敢荐推他的场面,实在是惭愧,娄敬通过巧妙的言论和无所畏性格为自己赢得了殊荣,同时也证明了高祖的内涵,后来汉朝还出现一种计谋,目的就是听从建议,让国家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