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历史中多年,在这其中产生了20多个皇帝,而且里面也出了很多的昏君。这其中有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他曾经在自己母亲的肚子里面躲过了一场浩劫,后来做了太子,又在大臣和百姓的拥护之下,当上了皇帝。可是他当皇帝没有多久,就逼死了自己的父亲,而且还冤死了自己的儿子。成为了一个有名的昏君,从此,他也背上骂名,这个人就是唐朝第七个皇帝,唐肃宗李亨,是李隆基的儿子,李倓的父亲。

其实李亨还没出生就有一场灾难降临在他身,杨贵人在怀他的时,那时他的父亲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两个人在朝野之上打得难舍难分。这个时候,李隆基为了不给太平公主用女色来杀他的就会,就想着用堕胎药杀害还没有出生的孩子,这其中就包括李亨,但是李隆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我们古代有一句话,虎毒不食子。所以他在认真的思考之后,就放弃了杀死自己孩子的想法,所以李亨在平安的生下来。

李亨在自己的母亲肚子里面躲过了这一场浩劫。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过得其实还算是可以的。因为他的母亲地位比较卑微,也不怎么受宠爱。所以他也远离了后宫中那些明争暗斗,逃过了武惠妃的毒害。在李亨27岁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但是他却当上了当朝的太子。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唐玄宗无心朝廷,在任皇帝之位期间比较心狠手辣,昏庸享乐。这个时候唐玄宗很不受拥戴,这个时候都拥护李亨来当皇帝。

他就顺理成章的当上帝王,这时才45岁,本可以有一番作为的,成为一个丰功伟业的帝王。可是李亨被大家推上皇帝之位后,他让所有人都失望了。因为他的心胸是比较狭窄,慢慢的走上了昏君的道路。我们不说他从明君再到昏君这条路上的经历吧。就单单说他对自己亲生父亲李隆基和对自己儿子李倓的做法就可以说,这让他永世背负骂名。我们都知道李隆基,在晚年的时候非常宠爱他的妃子,杨贵妃。那个时候他就重视杨国忠,为此做了很多的错事,就是因为他做了很多错事,所以才引发了安史之乱。而李隆基他在这儿叛乱之中,被迫的退下皇位。退位后就坐上了太上皇,说起来这就是他自己自找的。但是这位曾经创下盛世的皇帝,晚年凄凄惨惨。

李亨在唐玄宗逃跑时就自己做了帝王。这个时候他并没有得到唐玄宗正式的授位。所以这个时候他觉得这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心里也挺别扭的,在心里面就有很大的防备之心。在李隆基回到长安以后,他的儿子李亨就派了很多人来看守他,看着他的一举一动。而且他还听信那些奸佞小人的话,让高力士流放到外地。而且就连自己姑姑想陪陪父亲都被禁止。这个时候李隆基悲惨的晚年正式开始了,他年轻的时候叱诧风云,在晚年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落到这么孤家寡人,回到长安没多久就病死了,也可以说是含恨而终,被自己的儿子李亨活活的逼死了。

李亨对自己的父亲李隆基这么狠心,对他的儿子也非常的不好。李亨有14个儿子,最出色的就是李豫和李倓。广平王李豫就是我们后来所认识的唐代宗,他最终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兄弟,建宁王李倓就没有那么的幸运了,因为他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得太过于出色,而且多次率领大军平叛乱军,为他的父亲解决了很多的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建宁王李倓比较刚硬刚直,他最看不惯他父皇身边的奸佞小人,比如说李辅国,他多次想揭露他们的丑恶罪行。

我们看过那么多的清宫剧告诉我们,小人是得罪不得的,那么我们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建宁王李倓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人。因为他这样的正直不屈,就招来了李辅国等小人的仇恨。这些小人就在私下里散播建宁王李倓想要谋权夺位。这个时候他的父亲李亨这个时候本是应该站出来维护他自己儿子,最起码也要查查真相到底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不能光听信奸臣的一面之词。可是让很多人都失望了,他没有给自己儿子洗脱冤情,就这样听信这些奸佞小人谗言。可以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把他的儿子给杀死了。小编觉得:他在位害死自己的父皇,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在这几千年里面可以说骂他的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