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北伐匈奴,遭白登之围","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两句话,记录了汉朝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自汉高祖白登之围,到霍去病封狼居胥,百年之间,汉朝和匈奴战场主宰者的身份,进行了一次互换。只要对比这两代汉军,你就会发现,造成这种攻守态势转变的答案,只有两个字-骑兵。
在白登山,高祖被匈奴骑兵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脱困之后感慨"车骑者,天下之武备也!"。在西汉初期,"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皇帝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拉车之马,而百官则只能乘坐牛车,可见马匹的稀缺程度。那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又是怎样改变这种天下无马的困境呢?
文景之治,功在千秋的"马复令"
自先秦时期起,中原马在速度、冲击力和耐力等方面,都全面落后于北方的草原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战马的劣势,也是中原屡屡遭受游牧民族袭扰而束手无策的重要原因。汉高祖自北伐匈奴受挫后,也意识到了战马的重要性,便下令征收"算赋",用来改善汉军的战车马匹。
到了文景两帝时期,虽然以和亲作为对待匈奴的根本之策,却也同时加强军械的储备,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复马令"。复马令是一项针对百姓的政策,规定凡是民间养殖马匹者,可以免除家庭三人徭役。这项举措将养马之责从朝廷转移到百姓,可谓是一大创举,从根本上减轻了朝廷的经济负担。可以说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抗击匈奴的千秋大业提供了第一批宝贵的战马。
最严苛的法律,最专业的机构
汉武帝时期关于马匹的法律,无论在数量还是刑罚上都是中国历史之最,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战马的数量。其中就包括禁杀马匹、禁食马肉,甚至连偷盗马匹都是死罪,可见其法律的严苛。而为了防止优良的种马流失,汉朝边境还设有专门的监察机制"马弩关"。商队运输和贩卖的马匹都有严格的规范,"禁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
汉景帝时的"牧苑",是汉朝最早的官方养马机构,而武帝则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了马政的设立。同时在中央设太仆,地方设马丞,作为专门的马匹管理的官员,在西北还有专门的养马场。汉朝设置针对性的机构和官吏来负责战马的征收和饲养,目的就是将马匹生产"流水线"化。
进口、进贡、进攻
如果说政策和机构在文景时代已经有了雏形,汉武帝只是完善和加强,那么汉朝另一种马匹来源的渠道,则是汉武帝的首创。汉武帝对马,特别是好马非常的痴迷,他下令让汉朝的商队通过对西域甚至是对匈奴的贸易,进口品种优良的骏马。用敌人的后勤,来充实自己的军备,不可谓不聪明。
除了主动进口外,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域各国为了和汉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都主动进贡宝马。乌孙国就给汉武帝赠送了十几匹最好的乌孙马,如获至宝的汉武帝将其称之为"天马"。除了进口和进贡之外,汉武帝还信奉得不到就抢的思路,为了汗血宝马,汉军两征大宛,迫使大宛国投降,进献了3000余匹汗血宝马。
千里纵横,征马难还
元狩四年,卫青率军西出定襄,出塞一千余里,遭遇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大破之。霍去病东出代郡,孤军深入两千里,一路杀到狼居胥山,兵锋远抵瀚海。漠北决战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正是这支千里纵横,战无不胜的汉军骑兵,基本解决了困扰华夏北境百年的匈奴之患。
但是汉朝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后入塞者不满三万匹",14万匹战马出关,回来的却不到3万。战马的损耗其实也更加说明了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一场震古烁今的大战,如果不是汉朝几代"牧马人"的努力,与草原之王匈奴的抗衡只是空话。汉军可敬,征马也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