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在郑和回国的晚宴上,朱棣将孙子朱瞻基领来的宫外女子带到身边侍奉左右,孙若微明明有机会杀掉朱棣,可最终却放弃了,而后面有刺客行刺,孙若微居然主动为朱棣挡住了箭,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便是孙若微见到朱棣的直观反映,虽然从小被灌输朱棣是仇敌的思想,但是仇人真的站在眼前的时候,并不是他想象的凶神恶煞,她需要时间来适应和考虑,所以便产生了犹豫!
孙若微听到朱棣对外国话道:"兄弟残杀是天底下最不应该做的事,我曾经做到,后悔到今天",这句话朱瞻基曾经也对他说过,也许朱棣的确知道错了,也许一切并未像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什么内情?朱棣的一句话让孙若微心软,此时此刻对他再也动不了杀机!
孙若微和朱棣一块见证万国来朝的风光场面,在此时也知道一个皇帝的重要性,若是此时皇帝遇害,今夜的风光不复存在,甚至从此又开始了刀光剑影,所以孙若微便主动替他挡住了箭,孙若微也许不敢为了一己仇恨打破国家的安宁,朱棣一死朝廷必乱,到时候祸及可就是全国的百姓了!在民族大义面前,自己的仇恨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