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开国功臣被杀的案例。其中以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最广为后人诟病。每当人们谈及此事,便会遗憾地说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而与他们相比,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却受到了一致好评。其实除了赵匡胤之外,有位皇帝对待功臣也很好,此人便是光武帝刘秀。那刘秀又是如何处理功臣问题的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建武十三年,随着大司马吴汉平定蜀地,东汉的统一大业终于宣告完成。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刘秀面前:如何处置这帮功臣?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两百多年前,刘秀的老祖宗刘邦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杀了!但刘秀与刘邦却不是一类人,他不愿做那薄情寡义之人。那又该如何处理,才能不让这帮老部下威胁自己的统治呢?

刘秀很快便想出了办法,即"高秩厚礼,允荅元功"。在吴汉征蜀归来后,刘秀大宴群臣,并对功臣大加封赏。光此次受封的功臣就有365人之多,如邓禹为高密侯,食邑四县。李通为固始侯,食邑六县。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博士丁恭对此提出异议,说:"以往分封功臣,封地不过百里,这样才能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陛下如今封功臣四县,不合礼制。"而刘秀则反驳道:"古往今来,都是因君主无道亡国,还没听说过封功臣导致亡国的,你就不用再说了。"

难道刘秀对待功臣的策略,仅仅就是重赏?当然不可能。在重赏功臣的同时,刘秀还罢免了左、右将军,提倡"偃干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学"。刘秀释放的政治信号,很快便引起了部分功臣的警觉。为了避免步上汉初韩信的后尘,邓禹、贾复急忙放弃兵权,在家里督促儿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仗着功臣之后就为非作歹。

而其他大将看这两人都交出了兵权,便同耿弇一样交出将军印,带着钱回老家颐养天年。但光武帝为了表现自己的民主,还是允许个别人参与朝政,如邓禹、李通、贾复三人。与此同时,刘秀又广泛吸取一批文臣进入官僚队伍,方便自己掌控朝政。这些士子都是因为刘秀才有机会一展才华,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所以刘秀兵不血刃的便拿走了功臣手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