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朱棣起兵南下之前,谋士姚广孝跟朱棣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意思是说,南京城攻下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姚广孝希望朱棣能放过方孝孺,如果杀了他,那么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尽管当时建文讨伐朱棣的诏书檄文大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可他依旧认为方孝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文人。事实上,方孝孺在后世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汤显祖称赞他"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有明诸儒之首"。

可谁也没想到,方孝孺的结局令人瞠目结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领大军兵临城下,随即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打开内城门,南京陷落。就在此时,皇宫内燃起了大火,建文帝在大火中不知所踪。建文帝是找不到了,他的旧臣要不投降,要不被杀。

燕军进入南京后,方孝孺闭门不出。当朱棣平定南京城内混乱局面后,着人去邀请方孝孺来见面。谁曾想方孝孺大门紧闭,任凭来人如何敲门,就是不开门。无奈之下,朱棣只得命人将方孝孺押到面前,而方孝孺在众目睽睽之下嚎啕大哭。

不得不说,朱棣刚开始对方孝孺还是非常尊敬的,他走到方孝孺面前,他希望能安抚一下方孝孺,进而让方孝孺能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可方孝孺根本不买账。朱棣对方孝孺说:"先生不要再难过了,我希望效仿'周公辅成王'。"方孝孺直接反问:"成王(指建文帝)安在?"朱棣则回答::"彼自焚死。"

方孝孺又问:"为何不册立成王之子?"朱棣说:"一个国家的治理,是需要年长的君主。"方孝孺又问:"那么为何不册立成王的弟弟?"朱棣有点不高兴了,"这是朕的家事,就不劳先生费心了。"回答完方孝孺的问题后,朱棣让人拿来纸笔,让他来起草登基诏书,"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方孝孺拿笔后写下了四个字,"燕贼篡位。"写完后,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又开始哭起来,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敬酒不吃吃罚酒,朱棣彻底怒了,他威胁道:"汝不顾九族乎?"方孝孺则直接怼了回去,"灭十族又如何?"

于是,中国封建社会绝无仅有的株连十族开始了,就连方孝孺的朋友也未能幸免。据史书记载,因方孝孺致使800多人被凌迟处死,而流放、入狱和充军达到数千人。方孝孺也是被凌迟处死,他留下一首绝命诗: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参考资料:《明史·方孝孺传》、《明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