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爆发,刘邦和项羽之间爆发了长达将近四年的楚汉大战,最终刘邦成为天子;

隋朝灭亡后,华夏大地群雄逐鹿,大唐朝廷到武德五年(西历622年)左右,完成了统一华夏。

而东汉末年的曹操,穷尽一生的精力,最终仅仅统一了北中国,这期间原因何在?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刘邦、曹操和李渊父子之间,并不具备可比性,因为面对的局势千差万别,因此结果也大相径庭。比如:

刘邦与曹操

刘邦的所谓统一,其含金量并不能和曹操、李渊相比。

秦朝灭亡后,楚怀王是名义上的共主,而楚霸王则是实际上的掌权人。但是,楚霸王杀害楚怀王,而后分封十分不公,这两件事,前者给了反对者口实,后者真正触怒了很多人的奶酪。因此楚霸王的失败,与其说是刘邦集团太过强悍,不如说是刘邦集团的强悍,加之其他诸侯的群殴,合力打垮了楚霸王。

《史记》记载,刘邦的帝位,源自诸侯的推举。当然刘邦也知道,诸侯们能群殴死楚霸王,也同样会群殴死刘邦。因此刘邦做皇帝后,不断对诸侯王进行清洗,自己也因为讨伐英布身受重伤。

曹操实际控制的地盘虽然只有中国北方,但是,曹操在自己的地盘上,并不面临诸侯王问题。

李渊父子与曹操

李渊的祖上,早在南北朝期间,就在北朝朝廷中具备一定的根基和人脉。这一根基人脉经过数代人经营,为李渊攒下了不少政治资本。《资治通鉴》有过记载,早在李渊还臣服隋炀帝的时候,李世民就拿着李家的钱财结交豪杰。

因此当隋炀帝对隋朝局势失控的时候,李渊父子趁机割据一方,并依仗其之前积蓄的力量,逐步击破了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

而曹操不具备这一点。曹操起兵之初,只是一个根基很弱的小军阀。其势力在最初,未必胜过军阀张绣,和军阀袁绍比起来,曹操的势力都可以用势单力薄来形容。因此,对张绣、袁绍之流的讨伐,消耗了曹操大部分时间。

对手的不同

此外,对手的不同,也导致结果迥异。

刘邦及一群诸侯的群殴,对付有勇无谋的楚霸王,胜败没有悬念;

李渊父子经过数代经营,击败根基浅薄的窦建德以及能力略低的王世充,其获胜的难度系数相对容易一些。

而曹操在后期面对的刘备和孙权,一个有着知人善任之能,一个是少年英雄并且有民心所附,因此,巨大的难度系数,成为曹操统一天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