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殷商的君王都以天干命名,但商王无数,天干却只有10个,所以后世以大、小、太、武、盘、祖、中等字眼进行区别。
纣王本名帝辛,他爹叫帝乙。
商朝以兄终弟及的王位传承为主,父死子继为辅,但这个“弟”仅限于同一个妈所生的,称为“适弟”,所以纣王的叔叔比干、箕子是没有王位继承权的。
然而,纣王并非嫡长子,他还有个哥哥叫微子启,他爹没有把王位传给长子,造成帝辛得国不正,带来系列的负面影响。
纣王的老爹也是迫不得已。
殷商时代,方国林立,商王相当于一个松散联盟的盟主,其权威大小完全取决于商国的势力兴衰,换句话说,就是用实力拳头说话。
传到帝乙也就是纣王他爹的时候,殷商已经很衰落,尤其是西周强力扩张,甚至多次侵占殷商领土,公然发动战争。
因此纣王他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继承人来力挽狂澜,如果选择微子启,就是等死。
纣王就不同了,是个相当优秀的人才,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勇武,能空手格毙猛兽。
只不过他也同样有强人们普遍的缺点——自负!
一个不想着如何传达意志让下属不折不扣执行,整天想着跟下属比能力的领导,一定不是一个好领导。
纣王运气不好,没有贤相纠偏。成汤立国有伊尹,武丁中兴有傅说,他谁都没有。不止如此,他得国不正,与亲族关系很差,可以说,他一辈子都在向天下证明他即位是合法的,他老爹的选择是英明的。
比如他叔叔比干,史载比干强谏,纣王大怒:“吾闻圣人心有七窍。”遂剖比干,观其心。
这事纣王绝对干得出来,出土的甲骨可以证明。纣王与他的亲族有相当大的利益冲突,除了比干,箕子在比干死后也被囚禁。至于大哥微子启,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甚至充当了西周的内应。
02
商代虽然是父系社会,但贵族妇女却有相当大的自由,例如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是杰出的军事将领,曾统兵出征为中兴大业出力甚多。
纣王在与亲族疏离的处境下,任用贵族妇女作为顾问就不难理解了,而妲己就是其中一员。与小说封神演义所描述的不同,妲己的主要政务是女扮男装主持殷室的祭祀活动,以剥夺比干、箕子等人的话语权。
这事引起了殷商守旧贵族的强力反弹,就有所谓“妲己专宠而亡殷”之说。武王伐纣时历数其罪状的第一条:用妇言,也来源于此。
纣王的穷奢极欲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商人的风俗就是这样。商朝人的生活相当优裕,穿衣用丝织品,青铜用器异常精美,住所华丽,出行有牛马车,宗教有繁复的祭祀和占卜,饮酒之风极盛。
纣王建酒池肉林也有足够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商人酗酒有考古明证,现在传世的尊、爵之类的青铜酒器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殷商的。
商代畜牧业发达,肉食相当丰富,马牛羊鸡狗猪六畜在当时都已经实现家养,甚至还有后人所没有的大象。
换句话说,纣王骄奢淫逸只是商人流行风气的极致,而要维持这种生活就必须有钱,所以会捞钱的酷吏费仲、恶来因此掌权。这些,跟妲己基本扯不上关系。
03
纣王的能力是很强的。
他亲率大军东征西讨平定四方,重新确立了殷商的共主地位,连最大的对手西周也来朝贡。纣王甚至还把西伯侯姬昌”呼“过来囚禁了。
定居于岐山的西周属于农耕文化,在姬昌的老爹季历时就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五官有司制度,这比殷商的氏族制要先进,因为首领可以直接掌握土地、人民和军队。
到了姬昌时,农耕发展,物品极大丰富,国力日强。姬昌不但招贤纳士,还设立养老院行善。当时的部族多以游猎为生,奉行丛林法则“贵少壮而贱老弱”,这一举动使姬昌的声名远播,不止姜尚风闻西伯侯“善养老”而千里投奔,也引起了纣王的警惕。
自己把自己给弄进去了!
姜尚是东海人,祖上羌人(姜和羌字同源),是东夷人的女婿。
东夷羌人与殷商战争频发,羌人很多都被殷商当成人牲祭祀或变成了奴隶。商纣时期,东夷一面暂时臣服,一面联周抗商。
这源于西周与羌人的一支——西羌关系非常密切,世代联姻。自文王开始,西周12代王,每一代都有一位姜姓的王后,绝不可能是巧合。
“姜太公渭水钓文王”这个人们喜闻乐见的典故,按常理,其实是说不通的。
姜尚没有任何名气,一张巧嘴就让周文王把他看作圣人,将国政大权交付,根本不合逻辑。
但,如果他带着联周克商的任务,就不同了。
04
姬发这厮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按照西周嫡长子继承的传统,应该是伯邑考继位。
武王姬发跟纣王是一类人,姬昌被囚禁期间他全盘控制了西周的国政,并打着西伯侯的名义伐犬戎、伐密须、伐黎、伐崇。
其中黎已经接近商的本土,崇已经是商的重要军事据点。
伐崇的第二年,文王过世,武王迫不及待会盟孟津,甚至“父死不葬”。不过,微子启派人给他送去了情报,姬发没敢轻举妄动,而是派黎的驻军骚扰商境。
纣王以打猎之名,带兵意图平黎。东夷因此误判,以为殷商伐周,故而乘机反叛。没想到殷周根本没打起来,纣王举兵攻破东夷,抓回大批俘虏,但元气大伤。
微子启派人把这个情报带给了给姬发,并策反了东夷俘虏。武王誓师时,占卜不利,姜尚作为东夷代表,强劝武王,并为了本族利益,发动进攻时带兵冲锋在一线。
纣王本意是让东夷俘虏在前方当炮灰,结果他们临阵倒戈,牧野之战惨败,鹿台自焚。
姜尚此战因功被武王封齐侯,赐封地于鲁。
武王死后,周公摄政,恰逢继任商王的武庚(纣王的儿子)作乱,东夷各族再次趁乱而起,周公因此给了姜尚征伐之权。
乱平之后,齐国实际上已是独立于周的临海大国。姜尚也因缔造吕氏齐国成为齐文化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兵家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