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2002年春晚上,小品《卖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你两脚离地了,腿就没压力了,病毒就上不去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按照本山大叔的说法,似乎只要"两脚离地",智商就会上升一大截。然而,这虽然只是一种忽悠人的手法,但在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眼里,这招还真挺管用。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打仗的时候总喜欢乘坐一辆四轮小车,无论双方情势何等危急,他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简直让人恨得牙痒痒。可是,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却是极其危险的,要知道,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对关羽斩杀颜良有如此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麾盖,是戎车才具备的,而戎车又是只有大将才可以乘坐的,正是因为这个明显的标志,关羽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颜良,进而实现一击必杀。不过,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没有关于诸葛亮乘四轮小车的明确记载,但是在中国古代,却有不少喜欢在打仗时乘坐小车的人,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他们之所以乘坐小车,的确与智商脱不开干系。

先秦时期,战车一度是战场上的主力,到了春秋时期,战车的多少更是成为了衡量战斗力的标准,强如秦国、赵国、楚国,战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千乘,在战场上可谓是势不可挡、所向披靡。发展至汉代,战车仍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十四年冬,汉军为防备匈奴:"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

然而,一直到了五胡十六国时代,才终于出现了一个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着相同"爱好"的人。据《晋书》记载,谢艾乃是一国之主簿,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喜欢在作战时乘小车。当年,羯族人发动三千黑槊龙骧军(装甲骑)进行突袭,直奔谢艾大军而来。一时之间,谢艾方人仰马翻,阵容大乱。岂料就在这个时候,谢艾却下了小车,坐在了一个胡床(木凳)之上。

见到谢艾的这个行为,作战双方生出了不同想法,羯族骑兵认为,谢艾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不知隐藏了什么阴谋诡计,于是变得畏手畏脚,不敢上前;而谢艾一方的将士,也以为他有什么妙计,结果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大败敌军,斩杀了一万三千余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显而易见,谢艾采取的是典型的心理战,他表现得越胸有成竹,越能让敌人心生畏惧。

此外,南梁的名将韦睿却更加"过分",他本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但是到了后期,他的身子骨却不怎么硬朗,只能坐着板舆(需要人抬)参战。结果他就这凭着这副德行,先后答应了合肥之战(公元504年)和钟离之战(公元506年),并获得了"韦虎"的称号。由此可见,打仗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即使乘着小车,同样是可以获胜的,这便是智商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