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式"宰官" 对明朝官员"俸禄之薄"的说法,制定薪金标准的明太祖朱元璋,必然会愤怒不认账:明初即使正九品官员的年俸,也有米粮60石,高于当时中小地主家庭的每年纯收入。朱元璋还在《醒贪简要录》里大算经济账,认为他定的工资水平,简直是"朝廷重禄"。当官的还哭穷?朕不信!

二:大明式特权 免赋役:其实,在"免赋役"这事儿,明太祖朱元璋原本十分抠门。明初的官员们,即使是京城高官,也要服里甲正役,只免除徭役杂役。至于地方官?徭役杂役也要服,只不过可以减半。明朝中前期为何农业税收相对稳定?就靠这抠门规矩。

三:做县令有多"难" 明朝的文官体系里,正七品的县令是芝麻官,却也是最接民生地气的父母官。这个官难不难做?晚明文学家袁宏道就曾一声哀叹:"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

大明王朝的吏治,在那个末世,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食物链,"亲民官"的县令,只是其中一环。他们"狠心肠"捞取的钱财,也被一级级敲金分肥,喂饱一层层"上官"。曾经强大的明王朝,就这样被无情蛀空,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