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虽然多数时间是历史的配角。但是,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经常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小人物,大历史--这里是指动历史,讲述小人物的历史故事。
明朝末年,滇东南,阿迷州(今云南开远)土知州的辖区内。
一名青年男子被一群士兵挟持走进土知州府。男子叫沙定洲,是王弄山土司沙定海的弟弟。辗转50多公里,从王弄山土司(今云南蒙自王弄山附近)辖区带到这里。是为什么?沙定洲满腹疑惑。
答案马上揭晓:一名少妇出现在沙定洲面前。她叫范彩云。是阿迷州土知州普服远的母亲、沙定海的妻子、也就是沙定洲的嫂子。野史描述这个女人"美而艳,有奇力且多智,而不好静"。
面对沙定洲,范彩云单刀直入:"惟尔可与我为夫妇。"用现代语言解读,这是直女追宅男的节奏,咱俩结婚吧,除了你,我谁也不嫁,只有你才是我的真爱!
这么霸气求婚!沙定洲有些犹豫:我已经结婚有妻子。范彩云说:"呼来,我自语之。妯娌称呼。"多大点儿事儿,不就是你有老婆了嘛,把她叫来,我跟她谈谈,我和她之间可以做妯娌。
见过小三,没见过这么牛的小三吧?不过,最牛的一幕还在后头。很快,沙定洲的妻子被请来。见了面,没说上几句话,范彩云抽出刀来"断其首",砍掉了沙定洲妻子的脑袋。
随后,她回过头来看向沙定洲,挽起他的衣袖:"今不可以生同室死同穴乎?"亲爱的,麻烦解除了,以后咱俩可不以同床共枕、死后埋到一起了呢?"
这样的女追男求婚仪式,历史上的记载仅此一例。
结果是沙定洲成了范彩云丈夫。且慢,哥哥沙定海怎么处理?两个人一商量,沙定洲借阿迷州的兵回师王弄山"逐兄自立",把哥哥驱逐出境,自立为土司;范彩云也正式抛弃沙定海。这样,两个人宣布成为夫妻。
不过,有一个人对这种结合表示反对!谁?普服远。这名与沙定洲年龄相仿的青年,对此事"深以为耻",另立山头并准备出兵杀掉沙定洲。怎么办?先下手为强!范彩云使反间计,策反儿子部下的士兵,半夜打开寨门,沙定洲率兵冲入把普服远杀了。
亲儿干涉老娘的"黄昏恋",直接被杀掉!在历史上这也是仅此一例。
范彩云,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阿迷州土知州普民升。野史称,普民升正室没有生子,他出入青楼相中范彩云,将其赎身带回家,不久生下儿子普服远。
崇祯末年,范彩云唆使普民升四处劫掠,"远近苦之"。为招抚普民升,云南耗饷2000万,官吏被免职的不可计数。最后普民升醒悟,不再听从范彩云挑唆,范彩云见状开溜:"别再把我当成妻子,我也不把你当丈夫。我走了!"就投奔了沙定海,成为沙定海的妻子。普民升死后,其子普服远世袭土知州,范彩云回到阿迷州。此后就有了上述彪悍的求婚、杀子的一幕。
看罢范彩云的这段履历表,能得出什么结论?这是个典型的"三无人员"--无情、无义、无耻。这样的人一旦拥有权势,必定会掀起一番波澜。
范彩云很快成为沙定洲谋主,两寨人马"悉遵范氏约束"、"严号令明赏罚",打击异已,其他土司以其马首是瞻,"遂为滇南土司中富强第一",而且"当事者莫能治"。
这里的"当事者"是指世袭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作为明朝开国功臣朱英(后改名沐英)的后人,沐天波10岁承袭爵位,内政在其母和管家阮氏兄弟主持下一片混乱,许多土司依仗天高皇帝远的优势处于半独立的状况。
土司制度初创于元朝,明朝进一步确立完善,一改少数民族地区 ''诸夷自相君长''旧制,要求诸夷首领''稽首而奉正朔'',通过授予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职务,保证国家意志在这里得以实现。崇祯末年,"土司多叛,诸夷纷乱",已经执政的沐天波无力地坐看北京陷落、大清入关。南明弘光政权建立,沐天波一味自守,毫不理会前来联络的南明使者。
事实证明,云南的乱世江山靠死守是守不住的。最先跳出来的是范彩云。
她对沙定洲说:"现在是消灭沐天波,取而代之的时候了。"她的打算是用调虎离山计,把昆明的大军调出来,趁虚占领黔国公府,对沐天波实施斩首行动。说干就干!1645年9月,武定土司吾必魁受范彩云挑唆,以"反对加征盐税"为名叛乱,"兴兵破楚雄"并放言"已无朱皇帝,安有沐国公?"
沐天波急令各土司出兵讨伐,其中范彩云和沙定洲率兵5000人出征,同年11月初大军包围楚雄,10多天后擒杀吾必魁,叛乱平息。平叛速度之快超出意料,趁乱打劫的计划如何实施?就在范彩云一筹莫展时,新的机遇来临了。
沐天波手下有个内臣叫于锡朋,结党营私"多有不法",沐天波主政后数次打压于锡朋一党引发怨言。此时,沙定洲派人向沐天波奏请再设楚雄文武属官之事,与于锡朋一拍即合"阴图起事,许为内应。"
于是沙定州夫妇提出入府"面恩"。11月29日,沐天波在府内升座,摆好仪仗队,弹奏鼓乐,接受拜贺。一片喜庆中"三叩未毕",沙定洲和范彩云假称有要事相报,三步两步走上殿阶,从靴子里各抽出双刀,四刀飞舞,格杀数十人。
于锡朋安排的堂上侍卫全部趴下装死,无一人护主,沐天波只好往内堂跑,沙定洲和范彩云尾追不舍,随见随杀。府外精锐的沙兵接信号后,冲入黔国公府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尸横遍地,500多人命丧黄泉。其中包括沐天波弟弟沐天泽、沐天润,其母亲、妻子逃入尼姑庵双双自尽。
沐天波与数名贴身卫士翻墙而走,逃进楚雄,在守将杨畏知保护下暂时安顿下来。至此,世守云南十二世的黔国公府换了主人。
范彩云知道"名正言顺"的重要性,要将叛乱洗白。把云南巡抚吴兆元招入府中,让他写安民告示,声称"天波反,定洲讨平之,宜以代镇滇域。"如此颠倒黑白?吴兆元坚决不答应,范彩云把吴兆元拘押府中,夺走其官印。
当时,隆武帝册封的礼部尚书王锡衮在昆明守丧,范彩云令人将其押来,假借他的名义给南明永历帝上书,称沙定洲忠勇爱国,可代替沐家世守云南,书成之后令人传示王锡衮。王锡衮痛恨不已,只求速死,"数日竟卒"。
讨不来官方认定,沙定洲干脆自行府事,向各土司发号施令,集结兵力攻打楚雄,沐天波退守永昌,楚雄交给了杨畏知把守。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此前籍籍无名的杨畏知在楚雄保卫战中一战成名。
面对骁勇善战的沙兵,杨畏知假称投降,条件是别人降了自己再降,让沙定洲先攻打周围城池。这种骗3岁孩子的瞎话,竟然得到沙定洲认可,于是率兵攻陷蒙化、大理。机会难得,杨畏知抓紧筑城整兵,沐天波也传檄讨贼,沙定洲这才回过劲来,原来你小子骗我,又率军攻打楚雄,结果楚雄久攻不下,沙兵只好撤军。
有权了就要搞钱!在范彩云建议下,沙兵开始了一场财富大挪移,把沐氏百年府藏拉往王弄山和阿迷州的老家,运输车队"累月不绝",富可敌国的沐家祖业被席卷一空。为此后人认为,沙定洲叛乱根本目的并非要当云南王,从大肆搬运财宝回乡来看,是看中了沐氏财富,叛乱就是为了一个--钱!
古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沙定洲夫妇贪财的吃相引起一个人的不满。孙可望,张献忠的义子。
大西军因张献忠已死,兵权已归孙可望。此时,休兵贵阳筹划进军云南建立根据地的孙可望,得知这场财富大搬家的消息后,只说出7个字:"此皆我囊中物也。"
1647年2月,张献忠的四名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兵进入云南,兵锋直指沙定洲,打旗号要为沐天波死去的母亲、夫人、弟弟报仇,这么一来引得云南民众拥护。所过城市如有反抗者,均视为沙定洲同谋,攻下后必屠城。
正对楚雄发动第二轮打击的沙定洲"闻之敛兵而还",被大西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大败于蛇花口,夫妇俩仓皇逃回阿迷州,龟缩起来不敢出击。孙可望兵进昆明,得到吴兆元欢迎,把当初参与叛乱的人全部处死。
孙可望又出兵楚雄,杨畏知战败被活捉。孙可望让杨畏知写信给沐天波,讲明是来匡扶黔国公的。沐天波就派儿子沐忠显为使者,与孙可望接洽。孙可望给予厚待,还派20名骑兵护送沐忠显回永昌。不过前兵刚走,大西军的后兵就尾随而至,悄悄夺下澜沧桥。
沐忠显不知变故,走进沐天波府中,20名护送的大西军骑兵中突然冲出两个人,拾级而上来到沐天波面前,沐忠显一看大惊失色:"这是李定国、刘文秀两位将军。"于是,沐天波当夜被挟持回到黔国公府,旧主人终于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车裂了于锡朋,以告天下。
1648年3月初,惦记那些被搬走财宝1年的孙可望,下令李定国兵发阿迷州。
沙定洲和他闻名于世的沙兵,早已分兵据守各山寨,李定国"惮其险,已还师",看到地形险要毫无胜算,李定国率军回师。沙定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范彩云,夫妇俩高兴得忘乎所以,只率亲兵走出营寨,到妹婿汤嘉兵的寨里喝酒庆祝。
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千百年来一直应验。此时,李定国显示出高超指挥能力,得知消息后马上杀回打了一场突袭战,沙定洲夫妇再无当初黔国公府里挥舞双刀杀四方的神威,数战后不能突围,只好固守营寨不出。李定国则命大军"环以木栅,断绝水源"。没几天,沙定洲就再无丝毫战斗力,率众出降。
1648年8月,李定国把那些沐氏府藏财富洗劫一空,全部运入大西军的营中,同时把沙定洲、范彩云、汤嘉宾等数百人押回昆明,"同磔于市",夫妇俩双双被凌迟处死。
改嫁2次杀死亲子,打跑沐天波占据云南,南明最后被凌迟的女匪首范彩云结束了其"三无人生"。关于她出身、籍贯、年龄记载不一,甚至姓名都不同,有的野史称她为"万彩莲"、"万彩云"。
关于她的长相,除了"美而艳"的上述记载外,还有说法是李定国率军活捉范彩云,最初大家认为范彩云改嫁2次、拥有3任丈夫,肯定如当年秦国赵姬一样,是第一等的大美女,等押到阵前才发现"魁墨奇丑",胖大高壮、又黑又丑,无不失声大笑。
后世也有人认为,范彩云是反抗南明沐氏家族的起义军首领,经历没有如此不堪,是后世文人以示正统而胡编乱造而已……
历史有时很乏味,但因为有这些小角色的存在,增加了很多乐趣,也引发许多争议。
参考文献:《明史》、《东南纪事》、《明季南略》、《明季北略》、《海外恸哭记》,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