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于公元1311年出生在浙南青田武阳村。他有三大特点:一是天赋高。《明史》上说,刘伯温"幼颖异",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刘伯温12岁就已经考中了秀才,这在当时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儿了,很多人可能努力一辈子都考不中,但他小小年纪就学有所成,前途一片光明。
刘伯温赴入仕途后,一开始还是元朝的官员,后来跟随过陈友谅,最后才投靠了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只封了刘伯温"诚意伯",俸禄也是众伯爵之中最低的。刘伯温的厉害,就在他能知时命,诸葛亮最后劳民伤财一心北伐,却忘了自己早已勘破了三分大势,最后逆势而行,蜀汉成了昙花一现。
洪武八年(1375年)时,刘伯温生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往探视,还给他送了补药。刘伯温在"冤死"前,亲自去垂钓了一些鲤鱼,他吩咐儿子刘琏在自己死后,鱼入筐,筐入缸,然后又拿出一本《时务十八策》,一并拿去南京送给皇上。
对于刘伯温留下来的那本《时务十八策》,朱元璋表示很欣慰,但看不懂,只好吐槽刘伯温,说他就是一肚子玄机的人,死了也不消停。直到17年后,朱元璋想起了这筐鱼,终于恍然大悟。他想起了《时务十八策》的终篇之语: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原来刘伯温的一筐鱼,是在告诫他,到了形势桎梏时,必须要变猛为柔,变密为疏,这样才能用小柔破大力,用小坚守大猛,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