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晚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气运衰败的晚清时期,左宗棠不同于其他苟且偷生、割地求饶的人,而是积极作战,因此被誉为晚清的民族英雄。
他还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晚清几近灭亡的时候发挥了自己的巨大作用。左宗棠的众多功绩之中,最为人熟知,也最为人称赞的一点就是他收复了新疆。
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左宗棠抬棺西征,取得了赫赫有名的军功,获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但有一块地方,叫七河流域,却没拿回来。
七河流域是新疆最精华的地方,左宗棠应该清楚这块土地的价值和地位,也应当有收复这块土地的野心。但是最终却没能收复,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一、崇厚签订条约、割让土地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官员就成了胆小怕事,懦弱自私的代名词。在列强的恐吓之下,他们就连忙签订不平等条约,等着用土地换回暂时的安宁。
当时的清政府外交能力本就不强,加上官员和列强之间私相授受,领土问题早就一塌糊涂,官员自己私自签订条约,把土地割让出去的问题也是偶然会发生。
在这之中,就有个叫崇厚的官员,甚至背着清政府,签订条约将领土出让。他签订的条约上涉及的领土,就是新疆,也包括七河流域在内。
条约一旦签订,左宗棠转圜的余地就很小了。因为土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只要打了胜仗就能收复,其中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七河流域无法收复的根源,都在崇厚这里。就是因为崇厚自己把土地割让出去,才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
二、新疆土地问题牵扯国家众多
虽然左宗棠在新疆的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土地收复的问题,往往不是依靠战争胜利就能解决的。
尤其是新疆,那里本来就是俄国和英国都眼巴巴盯着的地方,因此是很多列强角逐的地方,清政府在这里的话语权,说到底还是不够多。
再加上有之前签订的条约的加持,俄国可谓是有恃无恐,即便清朝战胜,俄国也并没有就此放弃的想法。
当时左宗棠战争胜利之后,清政府派出了曾纪泽作为谈判官,与俄国进行谈判。
左宗棠知道俄国有崇厚之前签订的条约在手,想要顺利地拿下领土只怕是不容易,于是在曾纪泽谈判的时候,在新疆部署着自己的军队,一旦谈判破裂,当即与俄国再次开战。
有这样的姿态在,俄国在谈判桌上的表现也是比较小心。但即便如此,想要收复七河流域的愿望也没能够实现。
清朝朝廷内部,有大量的主和派官员,他们以李鸿章为首。当时的李鸿章甚至抱有着希望和俄国搞好关系,从而让俄国来帮助清朝朝廷对抗其他列强。
这种想法可以说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当时所有其他国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瓜分清朝,因此越是表现的姿态低下,越会被他们所利用。
三、左宗棠也是有心无力
正是因为当时崇厚的大笔一挥,把新疆大部分的领土,包括七河流域在内,一同跟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划了出去,并且背后牵扯国家利益众多,清朝朝廷之中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官员又从中作梗,才导致了新疆的谈判和收复都极为困难。左宗棠和曾纪泽都是有心无力。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清朝的官员能力不强,只是奈何他们的"队友"太蠢,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把国家的权利抛诸脑后,全然不顾,这才导致了收复的困难。
因此,清朝灭亡,是有原因的,朝中的投降派官员,就应当为国家灭亡负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