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与东汉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统一的朝代?
这一直是一个很多人都争论不休的问题。
我们之前说过,汉朝的开国皇帝乃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当年提三尺之剑斩蛇起义,并一鼓作气,终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历经汉武帝刘彻的"汉武盛世",又终由盛转衰。
到了汉皇太子孺子婴之时,大权在握的外戚大臣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史称"王莽篡汉"。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王莽篡汉自立,到底算不算是大汉王朝的终结呢?
我们暂且搁置这个问题,且看后来事态的发展究竟如何。
王莽下定决心,决定大力修改制度。然而最终,王莽的改制非但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却加重了社会矛盾。
公元25年,身为一介布衣却是汉室后裔的刘秀,扫平王莽政权,并称帝。
为了表达重新兴汉之意,刘秀重新称自己打下的这个王朝为"汉朝"。
之后数年,刘秀平定各方势力,并最终使得天下重新安定兴旺。
这一伟业,史称汉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中兴"。
事情聊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划分一个问题:
刘邦当年建立的那个"汉朝",与后来刘秀建立的这个"汉朝",到底算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是算作两个独立的王朝呢?
后代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这两位姓刘的皇帝建立的汉朝,把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作"西汉"(也称'前汉'),而把刘秀建立的这个汉朝称作"东汉"(也称'后汉')。
(注:刘邦长期建都西安,故称'西汉';刘秀建都洛阳,故称'东汉')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只是后代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所谓的"两个朝代"而进行的划分。而非"当事人"的意思。
我们时常讲"归属感",指的就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乃至于一个朝代的"公民",他们的"心有所属",到底是怎样的。
这叫做民族归属感、地域归属感,或者叫"王朝归属感"。
也就是说,想要争论西汉与东汉到底是不是同一个朝代,我们必须参考"当事人"--东汉人民的意见。
只有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是尊重"当事人"的合理的结论。
那么,在东汉人民看来,在它前面的西汉与自己的东汉王朝,到底算不算一个统一的王朝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历朝天子向来有"泰山封禅"的传统。(当然不是所有天子)
天子于泰山封禅,既代表着答谢上天,更代表着受命于天。
在这场封禅仪式中,东汉官方明确给出了"人心思汉,刘氏当复"的历史观;更有"光武受命中兴"官方的说法。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汉光武帝刘秀,明确表达了自己受上天之命,决定复兴大汉王朝的决心。
如此看来,在东汉官方眼中,汉朝只有一个,刘秀只是受命于天,将曾经兴旺的汉朝,再度复兴而已。
而"君唱民随",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会将两汉当做一个大一统的大汉王朝了。
即便,王莽曾经篡汉自立。然而在大汉人眼里,那也只不过是大汉王朝的一个暂时的"休止符"而已。
于是,我们每每在东汉人口中,听到"想我高祖皇帝提三尺之剑,斩蛇起义,建立大汉……"这样的话语。
这正是东汉人对于自己朝代归属的直接表达。
看来,在一千多年前,那戎马岁月、恢宏盛世里,从来都没有什么"东汉"或者"西汉",只有一个伟大的王朝,那就是--"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