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年,石敬瑭接受契丹国主耶律德光册封,登基为帝。

自古中原王朝都是册封周边藩国,从没有过石敬瑭这等人物,在此方面,他也是千古一人了。

天子岂是他人册封之物,都是凭实力获得,是为"天命",天子只认"天"为父,外邦国主岂能僭越。

石敬瑭以万古未有之魄力开无耻之先河,接受了这一"任命",并表示自己有生之年当竭力侍奉契丹。

甘愿献上燕云十六州,并每年贡献30万财物,逢年过节另备厚礼,卑辞以献。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确实做到了他许下的诺言,给契丹的国书自称"臣",后来改成"儿皇帝",从此,这个奇怪的名字就广为流传。

读罢关于石敬瑭的事迹,给我的感觉是,这个人活的太不容易了,他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活命而已,然而却让自己一脚踏进历史的烂泥里,被骂了千余年。

诚然,他不该如此卑下,正像当初,石敬瑭讨论向契丹求援兵的时候,他的部下刘知远极力反对割让燕云十六州,刘知远认为即使不奉送燕云十六州而代之以大量财物,契丹照样也能出兵,一旦丢失燕云十六州,中原从此门户洞开,永无宁日。

石敬瑭不听。

其结果是,此后辽、金、蒙古,从北方南下,毫无阻力。

直到明朝,中原王朝才缓过劲来。

刘知远的忧虑靠谱的很。

石敬瑭侍奉契丹可谓尽心。

939年,耶律德光要求石敬瑭让一个在契丹的中原人回中原直接做节度使,石敬瑭心里不愿意,回复说,按照我国的制度,要做节度使必须一步步来,先做刺史、团练使,最后才能做节度使,您把人送来,我慢慢培养他,几年后再让他做节度使。

耶律德光大怒,回怼,你从节度使直接就做皇帝了,也有一步步来么?

石敬瑭赶紧送去大量财物贿赂契丹相关人员,帮忙调停,并弄出一个折中办法,耶律德光才骂骂咧咧的放过石敬瑭。

石敬瑭做皇帝后,由于自身实力并不十分强大,而藩镇的力量足以和中央抗衡,为了稳定,即便对于造反的节度使他也能不杀就不杀。

比如,天雄节度使范延光造反,石敬瑭最初打算逃跑,被大臣劝阻,集合兵力围困范延光,最后却下令饶过造反的范延光和他所有的部下。

安州指挥使王晖杀掉节度使叛乱,石敬瑭发兵征讨,发兵的同时下令只要王晖投降,将赦免他。

看吧,杀节度使都可以被原谅。

同年,将军王彦忠反叛,石敬瑭派一个叫齐延祚的人前去劝降,表示只要投降改不过问。

王彦忠考虑后投降,齐延祚入城就将王彦忠的头砍了。

石敬瑭闻之大怒,说了这样的话:我自从登基以来,从来没有失信于人,王彦忠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了,你怎么还能杀了他!

立即下令将齐延祚打了一百板子,发配到偏远地区。

差不多每天更新,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