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里面,人们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生活。皇帝的儿子们也是这样的,尤其是越亲近的儿子,在没有夺得帝位的情况下就越显得危险。唐朝时期的李世民就是因为害怕自己的侄子继位之后将自己杀害,所以才篡权当了皇帝。这其实是很多人为了求生都想要做的事情,实际的历史之中,皇子们有关皇位的争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许多,这也是一个很真实的情况。

明朝的第二代人物们可以说是和唐朝的时候非常相似的,唐朝那时候的李世民曾经做出过一件非常难以让正常的平民百姓和当时的官僚们接受的一件事,那就是杀掉自己的侄子和亲友,独自一个人登上皇位,而时隔数百年之后,在遥远的明朝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系列的类似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和这李世民的特质非常相似的人朱棣吧。顺便也是来了解一下朱元璋儿子们在当时的勾心斗角。

作为一个边防的将领,朱棣每天的任务都是守卫边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军人的职责在他心中坚持着,更有着和他的身份限制,让他一直站在这个位置,这个身份就是他皇子的身份,作为一个皇帝的小儿子,他并不能够登上最高的权力的至尊宝座,但是却可以划出来一片自己的疆土为王,做一个诸侯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在他的侄子继位之后,很多不好听的传言就传了出来,在朱允炆继位的四年里面,朱棣每天都能够听到很多人在自己的旁边念叨,说皇帝有可能会杀掉危害自己统治的人,尤其是掌管兵权的藩王们,更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虽然自己侄子的仁慈朱棣是知道的,但是他也非常害怕自己的侄子有一天受到了蛊惑。到时候带士兵攻打自己,自己还没有防备的话,就会非常被动了,况且朱棣也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鱼肉,既然有了这种谣言传出来,那么肯定就说明已经有人在皇帝的背后煽风点火了,于是他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开始策划骑兵谋反了。

非常有追求的他既然放开了,那就不甘心做一个常年镇守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之外的一个将军了,更是不愿意去朝拜自己的哥哥,所以他选择了当时李世民一样的路,他发动了数次对朝廷的攻击并且吸引了很多人来投奔,最终终于是杀进了皇帝的宫殿之中,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至尊宝座,并且成功地篡夺了至高的权力果实。其实在当年朱棣的攻打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相反,还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因为当时的明朝首都四周是有着多于他数倍兵力的,最后能够胜利,其实还是因为朱允炆比较心软,经常放过这个叔叔。但是放过朱棣显然是放虎归山,况且朱棣也不领情,最后还是战胜了皇帝。

其实这样的人在很多朝代中都会有出现,但为什么只有这几位人物这样出名呢,其实还是因为其他失败的人都已经失去了生命,一个最高权力的争夺肯定是会伴随着流血牺牲的,这样的交替,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史书之中的规律性还是一致的。就像是朱棣这样的皇帝,虽然是用很多士兵的鲜血造就了自己的成功,并且上位的过程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起码这个人的治理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并且也让明朝的国力再次进步,也算是一个有历史贡献的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