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有什么想说的,想评论的,想点播的,可以尽情发挥了,小编一定会回复的,疯狂的评论来砸我吧!!

大明星的行头穿搭向来是粉丝追随的潮流指标,萤光幕上的打歌服或是舞台装为求抢眼,造型设计稍嫌浮夸,对一般人来说多了点距离感

在封建社会,我国的酷刑着实不少,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统治秩序,统治者们可谓是花样百出、绞尽脑汁。今天咱就聊聊腰斩这个酷刑。

腰斩这个刑罚,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时候,当时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腰斩,"杀"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斩首。

记载在史书上有名有姓被腰斩的第一人,应是秦国丞相李斯,他就是被施以腰斩之刑。根据现有史料推测,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判处腰斩的人身处清朝,是雍正当政时期的河南学政,叫俞鸿图。

学政是干嘛的?就是负责一省学校教育和各种文化学术之事,举人考试也在其中。由此看来的话,这学政倒也是个肥差。

俞鸿图是个清官,为官清正,不贪不染。但在封建社会,那可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俞鸿图行的挺正,但不能保证那些跟着他一起升天的阿猫阿狗也不贪不染啊。

河南省科举考试的时候,这俞鸿图的小妾起了歪主意,他手下的一帮仆人也动了歪心思,心想着通过这个机会大捞一笔。怎么办?还真应了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帮人还真想出一个办法,由小妾把与考试有关的资料贴在俞鸿图的官服里面,等到他传出去、再脱下来的时候,伺候他的仆人就把这些资料撕下来,找机会传给外面的考生。

这可真是绝了,真是瞒天过海,这清正廉明的俞鸿图,不知不觉间就成为一个犯罪的"活工具"。小妾和仆人大发横财,收受贿赂有白银万余两!

人家在那高兴的数钱呢,可怜这堂堂一省学政俞鸿图却一直被蒙在鼓里。有道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终究包不住火,考试资料外传的事情,很快被传的沸沸扬扬,河南巡抚王士俊向雍正奏了俞鸿图一本,告他纳贿营私。

本是为国选材的大事,现在却成为别人敛财的渠道,雍正能不生气吗?皇帝一生气,那就意味着要有人头落地了。"查,先查个明明白白,把户部侍郎陈树萱,还有山西、河南的河东总督派出去,给我查!如果查不准,侍郎和总督同样严惩不贷!"

这谕旨不可谓不严厉,陈树萱二人哪还敢怠慢?查吧,就这么大张旗鼓的查了起来。俞鸿图不知小妾和仆人的勾当啊,以为自己行得正,公堂之上和陈树萱唇枪舌辩,站在俞鸿图当时的形势下想一想也是,人正不怕影子歪嘛!

但案件很快有了突破口,俞鸿图小妾和仆人很快就招供了,这俞鸿图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百口莫辩啊,没法了,只得违心承认:的确有将劣等试卷当作合格试卷并接受贿赂万余两的事。

陈树萱等人圆满完成任务,将整个事情经过写成了一份报告,上呈给了雍正,并提出了将俞鸿图处斩的建议,雍正同意了,并说道:这件事影响面太大了,太给朝廷丢脸了,也别等秋后了,干脆来个个斩立决吧,也让天下人看看我雍正法不容私的做派。

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了,这里的"斩"可不是杀头,而是腰斩,是拦腰斩断。施行腰斩的时候,也是大有讲究,如果给刽子手送点礼的话,刽子手就从上面一点部位动刀,这样犯人会死得快一点。

如果不给刽子手行贿的话,那这受刑人可就有的受了,他们会从下面一点的部位开刀,这样受刑人会死的很慢,一刀铡下去之后,上半截子还是活的,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死去,这可真是惨不可言。

咱言归正传,雍正做的更绝的是,让俞鸿图的亲家邹士恒接替他的职务,同时命这邹士恒做俞鸿图的监斩人。雍正这做的可真够绝,让亲戚接替亲戚,让亲戚监斩亲戚……这招数他说怎么想出来的?

邹士恒也是好心,没敢事前把腰斩之刑提前告诉亲家。好意是好意,但造成一个事,那就是没人打点行刑的刽子手。没捞着好处,刽子手很不舒服,在施刑的时候,可劲的折磨这俞鸿图,一刀铡下去之后,俞鸿图上截在地上打滚,痛苦万状,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7个"惨"字。

邹士恒将俞鸿图受刑时的惨状一五一十地向雍正做了报告,雍正皇帝听完后,也是颇为吃惊,觉得太过残忍,于是又下了一道谕旨:废除腰斩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