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想一箭射死身穿铠甲、佩戴头盔的敌人,基本上是件比较费劲的事。因为铠甲很厚,一般情况下弓箭根本射不透。
但是,久经沙场的古代兵士们也发现了一个,难度系数虽高,却十分有效的办法,那就是,"专射面胁,每发必毙"。瞄准敌人的脸,一箭射去,对方当场毙命。
但事事皆有可能出现例外,比如,唐朝就有个超级硬汉,脸上连中六箭,却依旧谈笑自若,他就是被后人奉为"雷霆驱魔大将军"的雷万春。
巴掌大的要害之处,被连射六箭还能保住性命,这究竟是箭不行?还是雷大将军太行?
小小少年郎怀揣大志向
虽然,雷万春出生在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布衣家庭,但是,他却从小就树立起一个十分清晰且坚定的目标:长大从戎,报效祖国。看来从古至今,大多数男子在孩童时期,都做过同一个"从军梦"。不同的是,有些人的梦做着做着就醒了,而有些人的梦最后成了真。
一心从军的少年雷万春,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要去实现梦想。年幼的他清楚地知道,光靠整日里和邻居孩子们一起耍木剑、捉迷藏,是进不了军营的,更当不了将军的。
经过多方探寻,少年雷万春打听到,在四十八寨赤松山有一位高人,名叫卜安期,江湖人称"磨镜老人"。"磨镜老人"是个江湖隐侠,平日里虽如闲云野鹤般云游四海,还以磨镜为业掩藏真实身份,但实则是位匡扶正义、武功高强的侠士。雷万春心想,如果能拜他为师,自己定会未来可期。
少年苦学终成事
"磨镜老人"初见雷万春,就惊讶地发现,他不仅天资过人、智勇兼备,而且还有着极强的求知欲,绝对是个成才的好苗子。于是,"磨镜老人"便将自己毕生所学的拳术和兵法,尽数相传。
十六年后,在磨镜老人的细心教导下,好学苦练的雷万春早已铸就一身好武艺。飞檐走壁,箭无虚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除此之外,更是精通兵法,心怀大志、忧国忧民。
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理想抱负,已经练就一副铁打身躯的雷万春,决定辞别恩师,下山从军。此时,意气风发的雷万春认为,只需给他一个机会,来日定能叱咤沙场、建功立业。
时势不让造英雄
外出闯荡一番之后,雷万春才真切地感受到,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带来的巨大冲击。当时的唐朝正处在一个和平时期,叱咤沙场、上阵杀敌这些内容,更多时候是出现在茶楼说书先生的故事里。
上阵杀敌的理想虽然只能暂时搁置,但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雷万春根本没想放弃,于是,他几经辗转,投到张巡麾下做事。
张巡,就是那个虽出身文官,却用兵如神,以一己之力构筑大唐帝国最强防线的一代名将。但此时的张巡,也只是个小小县令。
蛰伏数十载,终得施展抱负
此后,雷万春的日子就是漫长的藉藉无名,十分平淡。不过时光流转,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迎来了它的灾难。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盛世大唐瞬间被拖入战争炼狱。仅半年时间,安禄山一路突出猛进,接连攻陷潼关、长安。骤然间山河破碎,唐玄宗吓得只能狼狈跑路。如果安禄山继续东进,昔日的大唐帝国便将顷刻坍塌。
此时,一座藉藉无名的中原小城--睢阳,却像一道钢铁长城,为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顶住了烈烈战火,给大唐留住了劫后翻盘的本钱。而睢阳城的守卫者,正是名将张巡和他的手下"雷霆驱魔大将军"--雷万春。
少年迟暮,尚能战否
一心征战沙场的雷万春,终于等来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可惜,此时的他,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知天命的老人了。少年迟暮,尚能战否?他也这样问过自己。
而睢阳城仅有6800名守军,对阵13余万人的叛军精锐,这一残酷的现实,让雷万春不容对自己有一丝怀疑和退缩,他必须以少年时的满腔志气,面对这场极为惨烈的战争。
冷兵器时代,在这种人数悬殊极大的人海战术面前,胜负几乎没有悬念。可张巡、雷万春却死守睢阳整整十个月,大小战斗四百余次,共斩杀敌军12万余人,战绩十分惊人。
纵使睢阳城守军骁勇善战,如有神助,但长时间被叛军围困,导致粮草耗尽,战马、树皮、草根甚至连纸也都被吃得精光。原本6800名将士,经过战死、饿死,最后只剩下400余人。
就当城内将士因饥饿耗尽体力之时,城外叛军又一次发起猛攻。面对如潮水般的敌军,雷万春依然勇猛如初,面对箭雨面不改色,站上城楼全力督战。
叛军见城楼之上竟还有人顽固抵抗,于是齐齐瞄准雷万春,浴血杀敌的雷万春来不及闪躲,面部被叛军射中六箭。为了不扰乱军心,雷万春依然站立城头,巍然不动。城下的叛军,竟误以为自己射中的是个木头人。
事后,宋代诗人曾经徐钧这样描写超级硬汉雷万春:"六矢飞穿诧木人,屹然不动勇无伦。极知力尽城将陷,吾亦忘吾有此身。"
而得知真相的叛军主帅,望着被攻打得残破不堪的睢阳城,感叹道:"今见雷将军,已知足下军令矣"。这样一个令敌军将领都叹服的英雄,堪称绝对的沙场硬汉。
实际上一说到"硬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勇敢刚毅、视死如归、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甚至折磨。但是,雷万春用悲壮卓绝和视死捍卫家国的精神,遏制了叛军的继续扩张,避免了江南人民遭受战乱之苦,也为唐帝国后期的全面反攻叛军保住了根基。这种视死如归、家国天下的气概,才是一个硬汉最该具备的品质。
忠名远播
连中六箭的雷万春并未因此丧命,可伤痕累累的睢阳城,终究没能抵挡住叛军一轮又一轮的残酷猛攻。最后,睢阳城沦陷。一代名将张巡、雷万春等满城将士被俘殉国。
后来,当地百姓南迁的时候,不仅把自己的家搬走,还把对雷万春的崇拜也一起带走。现在的闽南、东南亚乃至台湾等地都对"雷霆驱魔大将军"雷万春十分崇敬。
他们建造庙宇,传颂后人,把先贤抗击敌人,保家卫国的浩然正气代代传承,激励后人。同时,也期望这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古代功臣,能够继续保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