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大多王朝都是由汉族建立和统治的,在汉人数目和文化占绝对优势的中华大地上,少数民族政权总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排斥,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亦是如此。
在清朝统治时期,"反清复明"的浪潮层出不穷,几乎贯穿了整个清王朝,这在历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
不过大多数时候,大家应该都会觉得打出"反清复明"旗号的应该都是汉族人,毕竟他们肯定是最希望恢复明朝时期汉族的统治地位的那波人。但你知道吗,曾经作为中国附属国的朝鲜竟然也曾加入过"反清复明"的大部队,这又是为何呢?
成化年间,明朝辽东地区受到建州女真的严重威胁,而临近的朝鲜也同样受到了波及。朝鲜文献中有言:
"中国不靖,则我国亦不得宁矣。苟不预虑安能应猝。"
可见,当时作为明朝藩属国的朝鲜也意识到了遏制建州女真势力对两国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与明朝联手征讨女真。成化三年,明朝与朝鲜用武力对建州女真进行征讨,使得建州女真势力大大削弱。同时明宪宗见女真受挫大悦,对朝鲜王进行了大肆嘉奖,两国关系更加亲密。
不过,在此战之后没过几年,建州女真又多次侵犯辽东地区,成化十五年,明朝决定再次联合朝鲜讨伐建州女真。这一次征讨中朝鲜应明朝要求再次出兵协助,两国联手又重挫了建州女真一回。
此后原本强盛的建州女真迅速衰落了下去,修养了一百多年才有了努尔哈赤后来建立的后金之势。同时,这两次征伐之战和女真抢掠蛮横的作风也让朝鲜对女真产生了一个野蛮、落后的印象,为后来朝鲜的"反清复明"埋下伏笔。
因为成化年间受到的冲击,女真后来一直修生养息,直到努尔哈赤主持大局建立后金之后,曾经的女真才再次卷土重来。后金与朝鲜相邻,而朝鲜作为明朝的藩属国和合作对象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后金对明朝肆意妄为。
后金自知不能腹背受敌,也曾与朝鲜沟通过,但是朝鲜因为之前长期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并接受着明朝的庇护而不愿与后金合作,明确表示支持明朝。在后来后金与明朝的交战中,朝鲜还曾出过不少力。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认为想要真正击败明朝就必须先消灭朝鲜,以解后顾之忧。于是崇祯年间,皇太极开始大肆进攻朝鲜。1627年,皇太极第一次攻朝并大获全胜,朝鲜被迫接受后金的议和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大清提出的绝大多数例如上贡、入质之类的要求朝鲜都接受了,唯独没有接受与明朝断绝关系,最终在朝鲜的软磨硬泡之下,大清选择退一步没有强求朝鲜脱离明朝。
此次战后朝鲜不再对明金之战多加干涉,但仍还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完全和后金站在同一战线上,并且始终更偏向支持明朝。
此后数年间,朝鲜仍然没有决定脱离明朝。或许是明朝数百年来的积威,以及朝鲜百年前曾与明朝联手压制过女真的经历使然,朝鲜始终在明清之间不断周旋,认为明朝当下虽有劣势但尚有机会反扑,而清朝现在就算有优势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甚至在1636年皇太极称帝之后,朝鲜的前去拜贺的使臣都不愿意完全承认皇太极的帝位。
皇太极对此非常愤怒,决定亲自率军出征朝鲜,结果可想而知,大清非常轻易就将朝鲜逼到求降的境地。这一次大清态度异常强硬,拒绝朝鲜的一切讨价还价,明确要求朝鲜必须脱离明朝改投清朝。
在清朝绝对的武力压制下,朝鲜只得接受了大清的要求,断绝与明朝的来往并正式成为大清的附属国,每年向清朝进贡,并且将两位王子送到大清为质。身属新君,心怀旧主
不论如何,在皇太极两次武力进攻朝鲜之后,朝鲜明面上已经臣服于大清之下了,私底虽有异心,但是迫于清朝的实力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朝鲜对清朝始终还是抱有一份痛恨和轻视的:痛恨其侵犯朝鲜领土,胁迫侮辱自己的祖国;轻视其曾被自己与明朝联手打败,满人更是粗俗无知、不知礼数的"蛮人",在朝鲜的史料中,甚至可以发现清朝皇帝被称为"胡皇"。
再加上曾经的宗主国明朝对朝鲜算是礼遇有加,还曾数次给予援手,与征伐、抢掠自己的大清形成鲜明对比,而且汉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根深蒂固,朝鲜人对汉文化、明朝的忠诚度也相当高。
清朝攻占北京入主中原之后,朝鲜依旧对南明、郑成功等反清势力寄予厚望,坚持认为:"胡人无百年之运"。
另外,朝鲜王还曾提倡"北伐"大清,号召中原汉族一起驱逐讨伐清朝,匡扶明朝重揽大权。为此,朝鲜还曾找到日本一起共商大事,但很快就被清朝发觉并遏制了。
为了"北伐大业",朝鲜曾试图扩张军队,但由于朝鲜本身的财政问题难以实现,所以直到明朝完全灭亡为止,朝鲜都没能真正开始"北伐",还使得自己国内的财政雪上加霜。
反倒是清朝,在定都中原以后变法得当,又连续出了好几位明君,大清国力一时间蒸蒸日上不说还颇得民心,此时的朝鲜若是想与日益强盛的清朝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大局已定,仍祭祀缅怀
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成功统一台湾,明朝正式宣布灭亡。朝鲜反清复明梦碎,清朝和朝鲜的关系也步入正轨,逐渐正常化,而清朝对朝鲜也算是友好,还减轻了朝鲜赋税并给予其不小的优待。
不过,即便如此,朝鲜还是不愿意完全接受清朝,在不少朝鲜的史料中,即便是在清朝入主中原以后朝鲜还是选择用明朝崇祯年号。
甚至到了清末,还有不少朝鲜人坚持用崇祯年号纪年。而明朝灭亡数年以后,朝鲜王还带头祭祀明朝皇帝,也是令人有些感慨。
朝鲜对明朝出乎意料的忠诚和对清朝过分的厌恶都有些耐人寻味,但其实也不难理解。朝鲜已经做了明朝几百年的属国,期间明朝对其一直是抱着友好交往的态度,在朝鲜遭受日本侵扰之时,明朝还几次派兵帮助,朝鲜还因此视明朝对自己有"再造之恩"。
而清朝一开始就用强迫手段逼朝鲜就范,而且其文化习俗也与深深浸透朝鲜的汉文化大相径庭,自然难以被朝鲜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