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中南征北战,一路打到欧洲地区,几乎没有败绩,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真正的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而他的长妻共生下4个儿子,这4个儿子都跟随自己的父汗打天下,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4个孩子当中,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当属于是最小的儿子拖雷了,他的性格也最像是成吉思汗,但是在成吉思汗逝世之前,却将汗位传给了三子阔窝台,让很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蒙古人的继承方式
要知道蒙古人的王位继承和其他国家的继承方式并不相同,我们都知道,一般国家在继承时是首选嫡长子继位的,而蒙古人则恰恰相反,是幼子继位。而且在成吉思汗生前,4个儿子的日常分工也是比较明确的,长子术赤主要管理蒙古帝国当时的后勤事宜;次子察合台主要管理国内的法律条款;三子阔窝台则是主要管理朝政;四子拖雷主要掌管军队。
从这两方面看起,其实拖雷继承汗位于公于私都是清理当中,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到底是为什么没有选择拖雷呢?
在史料中记载,成吉思汗在生前,分别给了4个儿子每人一块儿部落的封地,在当时有着封地联合的认知之中,即便是兄弟4人各有自己的地盘,但是最终的整个草原都是属于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每人一块儿封地,大家都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壮大。但是从之后的汗位争夺当中,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兄弟之间的汗位争夺
在最初的汗位争夺时,术赤和察合台两人成见最大,从最初的争吵到之后干脆兵戎相见。至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吵,还是得从一次战争中说起,在成吉思汗创业开始的时候,蔑儿乞惕人袭击了成吉思汗的乞颜部,并且把他的妻子孛儿帖掠走,等到之后成吉思汗通过武力将孛儿帖救出来的时候,发现她已经怀孕数个月了,没过多久便生产了,而当时生下的就是术赤。
因此当时人们都不愿意承认术赤的身份,甚至会认为他是蔑儿乞惕人的孩子,这其中最大的质疑者就是察合台。因此在之后成吉思汗有意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发生了文章开始说的那一幕,二人兵戎相见。
成吉思汗即便有着胆识和谋略,但是对于自家的这种内部争斗也是头疼不已,因此他将自己在西征打下来的地盘封给了两个儿子,并且让他们永远留在那里,这样互不相见,也没有之后的事情了。
到了公元1225年的时候,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国的途中逝世,在他临死之前,将几个儿子叫到了一起,重申他的遗命,并让三子阔窝台继承汗位。这个时候成吉思汗还是放下了对四子拖雷的宠爱,打破了蒙古国固有的制度,将阔窝台立为了大汗。
为什么没有立拖雷为大汗
从上文中我们了解到,成吉思汗非常喜欢拖雷,而且按照蒙古旧制,幼子继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却没有这么选择呢?
这是因为成吉思汗出于对整个国家的考虑,我们按照排除法一一排除,首先当时的长子术赤已经去世了,只剩下了三个儿子,当时次子察合台也有了自己的领地,成为了察合台汗国的大汗,况且当时如果成吉思汗再立察合台为大汗的话,也会让术赤的后代有了抵触心理,所以为了相对和平而言,察合台是被排除在外的。
所以只能在阔窝台和拖雷当中选择,当时的蒙古帝国已经有了规模,所以在之后的规划和发展当中,需要的不再只是能征善战的将军,更多的是需要有着战略布局的政治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和发展。
在阔窝台和拖雷当中,阔窝台更加足智多谋,治国方面会更加擅长,所以这才将汗位给了阔窝台。况且在最初给四个儿子分配职责的时候,阔窝台就是主管朝政的,那个时候成吉思汗内心其实就有了一定的打算了。
其实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成吉思汗的雄才伟略,在帝国发展和私心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帝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