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三国,人们不免会谈论到这个时期的武将,而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说起武将,首先被人们想到的便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后便是曹魏的诸多武将,而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与蜀国五虎齐名的"五子良将"。

但通晓历史的人都知道,有的武将虽然武艺高强,但武艺高,并不代表着其统帅能力也强,比如说曹魏的典韦、许褚,虽然武艺高超,但他们发挥更大作用的是担任曹操的保镖。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曹魏的诸多武将中,到底谁的统帅能力更强,更受曹操重用。

我们先来捋一下曹魏的武将有哪些,大体按照投靠曹操的先后顺序,曹魏的武将有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于禁、典韦、徐晃、许褚、张辽和张郃等人(以上列举的多是曹魏前期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比较有名的武将,庞德之所以没有算进去是因为他跟随曹操时间太短,且只是昙花一现)。

那么这些人中,要说统帅能力,首先要去掉典韦和许褚二人,这二人在这里面武艺绝对是最高的,但他们绝对不适合带兵打仗,大部分时候只是负责曹操的保卫工作,再就是要去掉乐进、李典、徐晃三人,虽然这三人算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一批(乐进和李典是第一批投靠曹操的武将,而徐晃原先是杨奉的手下,后来投靠了曹操),但是基本都没有独自统兵的经历,大多时候都是担任副将或者是偏将,只有后期徐晃被曹操任命为主帅,带兵去樊城援助过曹仁。

其实张郃也可以被去掉,先不说张郃到底有没有统帅能力,因为张郃是河北降将,且相较于曹魏的其他武将并不算特别出众,只是到了后期,大部分武将都相继去世,张郃的能力就凸显出来了,他反而特别受司马懿的重用。再一个,张辽也是可以去掉的,虽然张辽人品和徐晃一样都特别好,很受曹操欣赏,但是张辽前期也是降将,而且也被曹操本家兄弟压着,也没有特别的能力凸显,所以前期也只是担任偏将,反而到了后期,反倒挑起了守边的重任,负责魏国与吴国交界的管辖。

再说于禁,其实在外姓武将中,于禁的统帅能力绝对是可以的,而且作为前期投靠曹操的老将,于禁还是很受曹操重视的,但是最后一战,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被俘,并投降关羽,成为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其实,在这些人中,最受曹操重用的莫过于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曹洪兄弟,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一是这四人是曹操本家的兄弟(曹仁曹洪是曹氏本家,他们和曹操是同一个曾祖父曹节,夏侯惇夏侯渊是夏侯氏本家,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只是过继给曹腾,这两兄弟的曾祖父和曹操的曾祖父是亲兄弟),所以说他们都是曹家自己家的人,他们对曹操的忠心绝对是外姓武将没法比的;二是这四人绝对是有真才实学,他们的本领绝对不在这些外姓武将之下,甚至有过之。

而这四人中,曹仁和夏侯惇绝对更受曹操重用,大部分时候曹操不能亲自领军出征,统帅往往是曹仁担任,而后期,曹操更是将樊城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了曹仁。而夏侯惇前期也是十分受曹操重用,只是在征讨吕布时,夏侯惇瞎了一只眼睛,从此基本退居一线,但曹操出征时,往往也把军事交给夏侯惇。

总而言之,在这些武将中,最受曹操重用的绝对是曹家本家人曹仁曹洪兄弟和夏侯惇夏侯渊兄弟,而为了平衡外姓武将的心理,于禁等武将也很受曹操重用,但在曹操真实的内心,这些外姓武将是绝对不如自己本家兄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