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要说谁的运气最好,其实个人觉得应该是关羽。为何说是关羽呢?其实在三国正史里,关羽的表现很一般,没有什么突出战绩,至少比起张辽来说,关羽要差的太远了。但是这关羽虽然表现平平,能力应该算是中上,但性格却是极为孤傲,在关羽的眼中,天下主公刘备第一,自己老二,除此之外,皆是"插标卖首"之辈;而关羽的这种性格,不仅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且还让蜀汉遭受了重大损失。

关羽的前半生有一些成绩,比如暂居曹操处期间,跨马提刀阵斩袁绍军的先锋大将颜良于马下,因功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但除此之外,似乎很少看到关羽的战绩了。而就这阵前斩敌军大将的功劳虽然显赫,但在三国时期也出现过不少,比如张辽斩乌桓单于,比如黄忠斩夏侯渊,比如黄祖射杀孙坚等等。
但由于关羽是刘备起兵时的亲信,而且能力在刘备军中也的确称得上数一数二,故而在刘备攻略益州的时候,才留关羽镇守荆州。但关羽的表现却让诸葛亮心惊肉跳,以强势对抗手段应对东吴的挑衅;这么做虽然没错,但关羽忘了,当时刘备才是理亏的那一方,南郡本是周瑜拿下的,后借给刘备用,双方也有约定在,结果刘备不遵守约定归还南郡。
双方几次差点擦枪走火,要知道,当时东吴的整体实力是在刘备之上的。要不是东吴的鲁肃识大体,屡次忍让,恐怕刘备就要面临曹魏和东吴的两面夹攻了。但刘备也知道让关羽这么胡来终究不行,这才有了"湘水划界",割让长沙郡等几个郡给东吴,以换取南郡,因为南郡对刘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易守难攻,而且还是将来北伐曹魏的桥头堡。
本来这事就这么平息下去了,但关羽却又得罪孙权了,孙权替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求亲,想让关羽的女儿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不管孙权打的是什么主意,但关羽你总不能用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来侮辱孙权吧,你关羽是虎,我孙权就是狗了?但孙权最擅忍术,将心中的愤怒暂时的忍了下来。
除了没能处理好外交关系外,这关羽还与同僚及部下的关系处理的极差,最直观的就是在关羽需要援助的时候,没一个人愿意帮他,包括近在咫尺的刘封;甚至在东吴来犯的时候,他的部下麋芳和傅士仁毫不抵抗就开城投降。以至于最后关羽北伐襄樊失利,而失利的结局也很简单,自己被擒杀,荆州也彻底丢了。
虽然历史上很多人都因此而批评孙权,认为孙权偷袭盟友,卑鄙无耻;但换过来想想,是不是刘备太过无耻,关羽目中无人所致呢?凭什么刘备的无耻可以被当做仁义,而孙权正当的要回自己的土地,却被当做无耻?事后,刘备也想过夺回荆州,并不惜发动大军进攻东吴,当然,刘备也自知理亏,故而理由是给关羽报仇,并没有提及荆州。
关羽的一生,在三国时期虽然称得上是名将,但绝对称不上顶尖,至少以关羽的心胸,是难有大作为的;但是谁都没想到,自宋徽宗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开始,关羽的升官之路就停不下来了,比如明朝万历皇帝追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雍正皇帝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等等;而且关羽还取代了姜子牙的"武圣"地位,自古至今,诞生的绝世名将数不胜数,但谁也没想到,最后成为"武圣"的,是这么一个性格有缺陷,且战绩平平,关键是丢城失地的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