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几种服饰,分为礼服、常服、行服、雨服。黄马褂属于行服,而且有的会带补子,最珍贵的是团龙纹黄马褂,最高是八团龙纹,而最常见是则是四团龙纹和二团龙纹。

八团龙纹只有亲王级别才有,新皇登基大典时穿一次而已。历史上最先穿八团龙的人是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在那以前,皇帝、亲王、郡王的黄马褂是不加区别的。多尔衮为了彰显自己"摄政王"的地位,才研究出以团龙纹加以区分。

历史上最先穿八团龙的人是摄政王多尔衮,因为在那以前,皇帝、亲王、郡王的黄马褂是不加区别的。多尔衮为了彰显自己"摄政王"的地位,才研究出以团龙纹加以区分。非亲王的人群中,四团龙算是最高级。而龙又分正龙、行龙。一般,嘉庆以前,二正龙二行龙的四团龙纹黄马褂是最高级,而嘉庆以后,四正龙的是最高级。像电视剧里就非常过分,一件黄马褂能有十几二十个团龙纹,活活是要造反了。

再有一个就是皇帝对有功劳的人的一种荣誉赏赐,任何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到了清朝末期,不能说烂大街,但也是民间曝光频率剧增。

前期的赏赐,含金量和荣誉感是很高的,基本上都能在家供奉着。

回顾清朝御赐黄马褂的历史中,最为出风头的那一件莫过于李鸿章穿的了。1895年,李鸿章作为特使前往日本进行谈判,在一次乘轿出行的时候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刺杀,血染黄马褂。虽然李鸿章脸部中枪了,但他却没有忘记嘱咐随从将黄马褂保存好,更不要洗掉上面的血迹,随后感叹道:"此血可以报国矣"。

那么黄马褂又是从何而来呢?为何只在清朝出现?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黄马褂是清朝才出现的,并且在当时十分盛行,那么这种褂子是怎么出现的呢?马褂是满族人为了适应打猎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他们的官服里也有马褂,所以人人都可以穿马褂。

而黄色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颜色,就算王公贵族要用也只能用不那么黄的,绝对不能比皇帝的还耀眼。满清打进中原以后这种褂子也就传进来了,慢慢的,黄色的马褂就成了皇家的专属,一般人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