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退伍军人被冒名在水利局工作10年:冒名者曾称还想继续上班,事发8年了仍在调查中
"跑了8年多,我被冒名顶替的事情还是没结果。"说起这些,47岁的吕加丰难掩悲愤。这些年来,他始终也没能搞清楚,自己的档案是如何被别人调走,并以此获得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的。
被冒名工作的吕加丰。
吕加丰是吉林长春榆树市土桥镇人,1995年参军,1998年退伍还乡。因无法获得安置,他开过大车、跑过出租,最后做起了食品生意。虽没大富大贵,但他感觉非常满足。
如果不是2013年一次偶然的发现,吕加丰仍然活在这种满足中。当时,他去交医保,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竟是榆树市水利局职工。可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也从未去这个单位上过班。
吕加丰只好向有关部门投诉。最终,他得到的消息是,有人利用了其身份档案,并于2004年前后去当地水利局上了班。
"那个人和我是一个村的,还沾亲带故。"吕加丰说。不过,这位冒名者生于1986年,比自己小了足足11岁。
以此年龄推算的话,"吕加丰"在9岁就参了军、12岁退伍,18岁便进入水利局。
从2013年底起,吕加丰开始举报此事。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涉事单位停发了"吕加丰"的工资,还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
涉事的榆树市水利局。
至此,这件事似乎戛然而止了,再无人过问,也无人为此担责。所以,吕加丰至今也没搞明白:"那些档案究竟是如何完成冒用的?"
"前段时间,警方已开始调查此事了。"吕加丰说,他还不知道最终结局是什么。
吉林男子退伍回家,几年后发现自己的身份被冒用了
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新房村郭皮铺屯7组,是吕加丰的户籍地址,他自小在这里长大。
吕加丰生于1975年4月1日,他的学历不高,高一没上完就辍学了。当时,他只想着能去当兵,而他的参军梦,终于在1995年12月1日实现。当时,吕加丰已经20岁。
参军时的吕加丰。
值得注意的是,吕加丰入伍的名字为"吕加峰",之所以后期由"峰"变成"丰",他说"是后期登记户口时,办事人员图简单给写错了。"
不过,从相关档案来看,吕加丰入伍时的家庭住址,与现在户籍地址一致。村干部也表示,他们村里就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而吕加丰在部队表现很不错,三年时间,他从战士做到了副班长、班长。回忆起当年的岁月,他最自豪的是,曾参加过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的抗洪救灾。
虽然过去很多年了,吕加丰至今仍保留着那张由部队颁发的《纪念证》,上面说他"在参加嫩江、松花江流域抵御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吕加丰说,这些证件是他人生最宝贵的。
另有档案信息显示,吕加丰在那次抗洪抢险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扛沙袋,堵管涌,哪里有危及生命的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受伤后,不管干部怎么劝说,都坚持不下火线,始终战斗在抗洪第一线,成绩突出。"
凭着在部队的优异表现,吕加丰先后获得过一次优秀士兵和一次三等功。1998年12月1日,吕加丰从部队退役回到了榆树老家。
但由于是农村户口,依据政策,吕加丰是无法获得安置的。
"不过,安置办的人告诉我,虽然不能安置,但有工作机会的话,还是会优先考虑我。"吕加丰称,他当时并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毕竟,咱去当兵,也不是为了安置。"
后来,吕加丰做起了司机,先后跑过出租车和大货车。跑了几年后,他和妻子在榆树做起了食品生意,日子过得也算宽裕。
但他不知道的是,大约在2004年左右,和吕加峰同村有个名为吕某贺的人,进入了榆树市水利局工作,他不仅使用了"吕加丰"的名字,还使用了他的档案。
吕加丰本人。
那些曾让吕加丰自豪的参军经历,瞬间变成了吕某贺的。有知情人介绍,吕某贺进入水利局时,本人才18岁,按照这个年龄推算,他在1998年退伍时为12岁,再往前推3年的话,在9岁就参军了。
可这些充满漏洞的细节,并没妨碍吕某贺变成"吕加丰"。
吕加丰称,按照辈分,小自己11岁的吕某贺"平时见我还得喊二哥"。但他这个弟弟,冒名其身份的事情,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因为吕加丰早早就去市里生活了,平时极少回老家。
到了后期,吕加丰才知道,他被冒名上班的地方,全称是"榆树市水利局延青灌区管理处",该管理处是一家事业单位。吕加丰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这里"上了10年班"。
官方早就确认了冒用一事,但案件无法进行调查
在2013年下半年的一天,吕加丰要去缴纳医保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你名下一直交着呢。"吕加丰对此一头雾水。
为了搞清楚状况,吕加丰找到了相关负责人,希望能查询下具体情况。该领导很快就调出了信息,显示他的工作单位在榆树市水利局。
当时,这位领导满脸狐疑地问道:"真没给你安排工作?"吕加丰说:"我从没上过班,也没有被安排过工作。"
也就是通过这些信息,吕加丰才得知,他的医保从2004年就开始缴纳了。
"我清楚记得,那个领导还说,如果是这样,你不是被冒名顶替了吗?"吕加丰说,这位领导让他去找用人单位咨询下。
官方认定的冒用身份信息。
彼时,吕加丰完全没想到是吕某贺冒用了那些信息。他说自己去了榆树市水利局,希望能调出有关档案,"但他们没有给我。"
随后,回到家的吕加丰,开始回忆到底是谁用了自己的身份,同时也向老家的人打听了一圈,主要是问问村里有谁在水利局上班。很快,他就听到了吕某贺的名字。
虽然他不能确认是吕某贺冒用了信息,但吕加丰说自己的"第六感很强"。
起初,吕加丰没有吕某贺的电话,他只好辗转找到了其父亲的电话。
依照吕加丰的自述,吕父并没否认此事:"他说是通过吕某贺的一个舅舅办的,这个舅舅不知道又找了谁,总之办成了。还说一共花了2万元,外加半扇猪肉。"
原本,吕加丰觉得,事情已经至此,对方能道个歉的话,也就不准备追究此事了。可让他失望的是,冒用身份的这家人并无道歉之意:"甚至,吕某贺本人和我沟通时,还希望能继续用我的身份,说工资分我一半。"
这让吕加丰下定决心,要继续追查下去。
从2013年12月5日起,吕加丰先后多次拨打市长投诉电话后,榆树市水利局纪委才开始介入调查此事。到了12月16日,水利局下达了一份名为《关于对延青灌区管理处职工吕加丰(吕某贺)停止工作停止发放工资的决定》(榆水发[2013]19号)。
榆树市水利局曾对此事做出的处理情况。
可吕加丰觉得:"如此严重的一件事,这样处理太轻松了。"所以,他又拨打了市长热线。
2013年12月23日,水利局在回复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时称:"近日我局与该职工进行了联系,该人在外地,近日将返回说明情况……至于吕加丰所反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一事,仅我局暂无足够理由证实,需公安、人事、编办、民政等相关部门协调进一步调查解决。"
此后,这件事又没了进展。
没办法,在2014年初,吕加丰只好将此事反映给榆树市纪检委,该单位也开始调查此事。但最终结果是什么,吕加丰并不知道。
2014年1月24日,吕加丰又将此事反映到长春市软环境投诉举报中心,该中心回应称:"吕某贺冒用吕加丰档案工作已成事实,在案件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员责任需吕某贺能够证实……吕某贺现下落不明,案件无法进行调查。"
这让吕加丰觉得"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此后,他又通过多种方式去反映情况。
到了2014年2月19日,榆树市政府人员回复说:"此事已交由榆树市纪检监察局进一步调查处理。"
过了半年多,2014年8月14日,吕加丰又打了市长热线。9月5日,市政府人员再次回复:"经查,反映人投诉的问题,属于一件多投,投诉人分别走信访、纪检等多个部门,现主要领导已签批,由纪检部门调查。"
从相关证据来看,吕加丰反映的问题,还被吉林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转办过。
直到2014年12月10日,榆树市水利局才正式下发了《关于解除吕加丰同志聘用合同的通知》(榆水发[2014]29号)。同时,榆树市水利局还协调相关部门,解除"吕加丰(吕某贺)的医保和社保待遇"。
此时,已是吕某贺冒用吕加丰身份的第10年。吕加丰说,他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
警方已介入,冒名者亲属称"啥都不清楚"
就在榆树市水利局下发了解聘"吕加丰"的通知后,这件事便没了更进一步的结果。与此同时,吕加丰也在坚持不懈举报着。
2016年1月6日,榆树市水利局在向"市联席办"反馈投诉情况时,还让吕加丰大为恼火。因为榆树市水利局在回复文件时称:"上访人(吕加丰)对相关部门的解答认可,表示以后不再就此事上访,该信访问题已经解决。"
榆树市水利局。
吕加丰则表示,他并不知道这个"解答"是什么,甚至对水利局的说法毫不知情。
再往后的几年里,有关吕加丰的投诉,几乎再无进展,他还被有些部门认为是"极其难缠的人"。吕加丰说自己不是难缠,只是想要一个结果。
迟迟没有下文后,吕加丰的耐心也快被磨没了,而去年底发生的一件事,又点燃了他的维权决心。
2021年12月13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发布了《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向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发放优待证。
得知这个消息后,吕加丰也想去办理优待证。但相关部门的人说,他的档案调不了,让其去找榆树市水利局。
折腾了一圈,吕加丰面临的问题依然无果。
"他们后来给我说,也能给我办优待证,但我更想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冒名的。"吕加丰表示,直到今年,他去当地纪委询问情况时,对方还说在调查。
吕加丰无法接受这种说法:"是个多么大的事,8年都查不出结果?"
今年6月上旬的一天,吕加丰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自媒体平台上,有很多网友鼓励他继续维权。不过,这篇网文在6月10日被删除了。
吕加丰坦承,是他自己删除的,"当时,市里承诺给我7天内解决问题,让我先删除。"所以,他删除文章回家等待去了。可时至今日,他的问题也没解决。
不过,据吕加丰介绍,市里有个领导找他谈了话,这位官员的态度很坚决,只是现在还没结果。
另据消息透露,不久前,榆树警方到长春找到了吕某贺,但对方目前是什么状态,记者无法获知。警方人士表示,此事目前已有局里指派了办案单位:"具体情况还在调查,现在还没结果呢。"
还有信源称,吕某贺在延青灌区的10年里,很长时间都没上过班,"中间还出了几年国"。对于这些说法,延青灌区一工作人员称,他只是听说过单位曾经有过"吕加丰"这个名字,具体情况不知道。
而吕某贺也和消失了一样,媒体无法联系到其本人。记者先后拨打了吕某贺以及其父亲曾使用的手机号,两人的电话都早已换做他人。
吕某贺所在村子的村干部称,吕氏父子很多年前就搬走了:"除了户口在这儿,他们啥都没了,我也没他们的联系方式。"吕某贺的一个亲属也说,无法联系上他们:"你不要问我这些,我啥都不清楚。"
那么,榆树市水利局是如何看待"吕加丰事件"的?记者联系了该局办公室一位负责人,他说此事涉及到好几家单位,水利局并非主导者,让记者去采访相关单位。
而早在2014年就介入调查的榆树纪委,也没给出具体结果。近日,针对吕加丰的事情,当地纪委办公室人员对记者说:"不清楚这个事。"
所以,直到现在,吕加丰也不知道,吕某贺等人应对此事承担什么责任。
而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后,"冒名顶替罪"已经入刑,但吕加丰不清楚,吕某贺的行为是否属于这种情形。
"有律师告诉我不行,因为我的事发生得比较早,时效上恐怕不合适。"吕加丰说,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现在仍然无法缴纳社保,并且错过了国家对退伍军人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