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来评价慈禧的一生呢?简简单单用"祸国干政"四个字来评价慈禧,显然是不全面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人物,其人为了权力,可以做出一切恶行。
这样的人,是不能给我们现代人什么好印象的。她是一个旧时代的政客,是皇权最后的代表人物。因此,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对于慈禧形象的刻画,都是往丑恶的方面去塑造的。
不过,谈论历史总归是得实事求是的。对于慈禧的样貌,我们自然不能通过艺术描写的去决定刻板印象。要知道,慈禧发迹的原因,就是因为其美貌过人。
如果像后世影视剧所描写的那样,慈禧从始至终只是一个丑恶的妇人形象,那么她怎么会在后宫里面脱颖而出呢?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慈禧的真实样貌呢?
实现这个想法的机会,不是在国内收藏的画像上,而是在美国。美国的一家博物馆所收藏的慈禧照片,可以还原这个人真实的样貌。
慈禧的前半生
慈禧出生在一个典型的清朝外戚家庭。她的祖上,有人是努尔哈赤的妃子,有人是皇太极的妃子。简单来说,是一个紧紧和清朝皇室捆绑在一起的家族。
到了十七岁,慈禧也进入了紫禁城中。俗话说,一入豪门深似海。豪门里面尚且充满了勾心斗角,何况是满清皇室。
入宫以后,慈禧所经历的不是和皇帝相敬如宾,而是要用尽一切心思,去争夺皇帝的宠爱,打压皇帝心仪的妃子。这个过程中,慈禧的权术无疑越来越高,心肠也越来越狠。
咸丰在位的时候,慈禧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在后宫搞事。不过,多亏小时候的教育,慈禧能写出一手好字。因此,咸丰在处理政务的时候,时常会让慈禧陪在身边,帮着处理奏章。
这样的待遇,在当时已经算是殊荣了。对于慈禧而言,这可以理解为皇帝宠爱的表现。
但是,咸丰是个体弱多病的皇帝。搞不好啥时候就会去世。帮着咸丰处理奏折,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似乎没啥问题。但是,在大臣们看来,慈禧像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武则天。
同样是靠美貌得到宠爱,同样颇具聪慧,同样熟悉政务。在很多人的眼里,慈禧的影子逐渐和武则天发生了重叠。
咸丰同样知道大臣们在想什么。作为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咸丰自然是不会让后宫干权的。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也要让这个可能性断绝。
因此在死前,咸丰特地下令召集朝廷中的八人作为辅政大臣,专心辅佐皇帝。在权力分配的问题上,咸丰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考虑过慈禧。但是咸丰没有想到,自己的"辅政八大臣"看起来很完美,但是却漏算了一点:慈禧的野心。
一夜风云变
慈禧接受过传统的教育,自然知道吕后、武则天的故事。对于慈禧而言,咸丰死后,自己就可以作为太后主宰朝政。这是儒家礼法所默许的,不容别人阻止。
但是,辅政八大臣没有这种想法。他们要的,是在皇帝亲政之前,自己牢牢将权力把握在手中。无论是为自己谋利,还是为国出力,这些政治框架里面都不可能有慈禧的存在。
慈禧也很明白辅政八大臣的想法。在后宫的日子,让慈禧明白了一个道理:斗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别的出路。
1861年,联合满清宗族势力的慈禧,借着皇帝棺材回京的时机,一举将辅政八大臣全部抓捕。这场政变,彻底改变了清朝晚年的政治格局。就这样属于慈禧的时代,来了。
慈禧在获得权力以后,很快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投靠慈禧,成为她手下的干员。同时,洋务运动的兴起,让常年亏损的国库好歹有了些入账。
在慈禧统治的早年,清朝的综合实力多少提升了一些。再加上列强势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没有继续发动战争,一时之间,封建士大夫们居然觉得国家快要兴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同治中兴"。
如果慈禧在这个时候去世,那么其人在历史上的评价,不说达到武则天这种高度,但是和徐皇后、刘太后等人可以放在一起。可以说,慈禧最大的不幸,就是她活得太久了,老而不死是为贼。
慈禧的后半生
同治早逝之后,权力重新集中在了慈禧的手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慈禧的缺点不断暴露。她虽然是个颇有手段的政客,但是也无法看到更远的地方。
中法战争的发生,让清朝在列强眼中,尽显疲软。而甲申易枢的发生,则让慈禧的权力达到了顶峰。曾经出面制止同治大兴土木的慈禧,为了自己的生日,开始挪用海军军费,只为了办自己的生日。
从这个时候开始,慈禧就只是一个平庸的皇权代表人。当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后,慈禧还在京城大兴生日宴会。地面部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时候,慈禧做的仅仅是希望外国人介入,稳定局势。
也就是因为这些事件,再加上光绪帝的倒台,慈禧的威望、评价一落千丈。她杀害了光绪帝,更是让民间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清朝用以洗脑民众的"以孝治国"更是成为了笑话。
犯下了这些罪孽,慈禧在众人眼里,逐渐成为了一个丑恶的老妖婆。真实的慈禧样貌,只有在外国的一些老照片上才能看到。
照片里的慈禧
在这张照片上,慈禧和身边的人样貌截然不同。虽然不是年轻的样子,但是其皮肤状态可以说是不错。单单从气质上来讲,她比身边的人高出了一大截。
但从五官上来讲,慈禧也算是周正的。事实上,在很多老照片里面,清朝女子的长相都有点奇怪。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清朝宫女的长相更是有点畸形。
可以说,在排面和外表这件事情上,慈禧投入的精力不比其处理国事来得少。连死后,慈禧都要在口中含一颗定颜珠。可以说,慈禧是绝对注重外貌的。
但是,无论多么美丽的容颜,无论在权术上的天赋、能力多么过人,慈禧的一生,也没有让时代真正发生了改变。
等到慈禧死后,清朝土崩瓦解。中国人民奋斗几十年,才让那些不平等条约全部消失。对于慈禧的臣民而言,无论她的魅力有多大,也不过是过往云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