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松弛感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情绪是可以度量的,也会有变化,可以从动力、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来进行衡量。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很平静。

听到高兴的时候会手舞足蹈,非常激动,欢呼雀跃,甚至大声吆喝;遇到伤心的事就会痛哭流涕、郁郁寡欢,终日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人在生活中,情绪是会时刻变化的。

松弛感指的就是这样的过程。

排除理论上的概念,回到生活中去进行形容,松弛感会是什么状态呢?我认为松弛感指的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淡然态度,拥有松弛感的人往往比较睿智、自信,拥有底气,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慌张,这也会让他们的内心更加放松。

一个人要想保持松弛感,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到内心的安定和快乐,先保证基本的生存环境,让生活充实,其次丰富思想娱乐生活,提升自己,让自我成长,这两者达到以后,人的话就会拥有淡然处世以及松弛感的态度。

否则整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的人,是很难感受到松弛感状态的,他们也没办法静下心来去感受放松的过程。

拥有松弛感很好,但是没有松弛感也没有关系,大家没必要把松弛感看得太过重要,好像没有这东西,人就不开心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背景皆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行。

就像有些人特别忙碌,爱赚钱,为了养活自己,拼命干几份工作,提高生活质量,你不能说他是错的,只能说他需要这种方式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至于忙碌过后,身体好不好、需不需要休息,就得看他的状态了。好的话可以继续,不好的可以停下,可以随机调整变化。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