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山猫】

综合台媒报道,台防务部门今天上午对岛内媒体展示了"105公厘轮型战车"(以下简称"轮型战车")样车,这是自去年传出"轮式战车"可能遭放弃的消息以来,样车首次公开对媒体展示。台媒称,这标志着这一项目的再次"复活"。

负责"全车系统整合"的台"军备局"202厂副厂长陈建中对媒体称,该车最高时速可达100千米,配用的105毫米M68A2线膛坦克炮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500毫米均质钢装甲,加挂附加装甲后号称车体正面可防御30毫米穿甲弹、侧面可防御12.7毫米钢芯弹,车上装有用于辅助驾驶的360度环视系统,发动机也从"云豹"基本型的450马力升级至600马力。

此次向媒体公开的"轮型战车"进行了静态展示,以及炮塔/遥控武器站旋转、倾斜路、碎石路、起伏路、爬坡、高速刹车等动态科目演示。此外还首次公开了车辆研制过程中主炮静态和动态射击的测试录像画面,媒体展示现场则带来了相关弹药以及主炮测试时所使用的靶板。

正在展示爬坡的"轮型战车"样车 图片来源:台媒


现场展示的105毫米弹药以及击穿的(等效)450毫米、(等效)500毫米靶板 图片来源:台媒

不过,在起伏路行驶过程中,尽管台防务部门安排的现场的解说一再提到正在展示"炮塔双轴稳定",然而笔者实在无法看到战车开启了任何相关功能,车辆本身的行驶姿态也相对不佳,这难免让人对现场活动组织的严肃程度生疑。

"你要不要听听你究竟在说什么"

"轮型战车"是由台防务部门所属"军备局"主导,在"云豹"系列轮式装甲车底盘上搭载105毫米坦克炮的一款轮式作战车辆,最初是2007年前在"云豹"装甲输送车P1号样车上改装的验证车,也被称为"黑熊战车",自然是没了下文。


在"云豹"装甲输送车P1样车上改装的"黑熊战车"还参加了2007年的"台北航太展",不过显然没了下文

后来则是2017年以"猎豹专案"为名重新上马、2019-2023年期间专门试制的两辆样车(D1、D2),去年底,"轮型战车"第二轮研发终于结案,但并未投入量产,样车甚至取消了原本参加去年"台北航太展"的计划,随后传出了台军方因其尺寸和重量超标而拒绝投产的消息。出于设计布局问题,"云豹"系列轮式装甲输送车平台本就偏高,达3.3米,而加装了大口径炮塔的"轮型战车"高度则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米,台军方对此感到不满也实属正常。

今年2月,第二轮样车的外观照片首次曝光,显然,这个尺寸仍然和P1样车一样"高大威猛"

尽管台媒在报道中称,在台"中科院"、"军备局"和台军装甲兵负责部门自今年初起的推动下,终于获得了台防务部门的同意,未来再试制按照台陆军要求改进后的新一批样车。不过可能是新样车尚在制造当中,因此本次展示的仍是上一轮试制的D2号样车,

车尾标识显示,展示车辆为"猎豹专案"中2辆试制车之一的D2样车

对此,台"军备局"202厂厂长杨锡闵称,台陆军在样车作战测试后提出降低车身高度的建议,今年1月已经开始研讨采取相关"降高"措施,目标是将车体降低至3米以下,目前已经初步完成D3号样车的总体构型确认,预计2025年完成新样车的试制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