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多国爆发床虱危机,床虱已蔓延至韩国,肆虐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亚洲其他国家及地区正受到极大威胁,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担忧。究竟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床虱?
床虱又名臭虫,主要以人类血液为食,通常在夜间活动,藏在床垫或弹簧床中,并通过衣服和行李运输流动迁徙。尽管人体对其叮咬的反应不同,但多数表现为皮肤红肿且发痒。
报道称,这波臭虫危机最早起源于法国,始于8月底至9月初,许多剧院、医院、监狱、地铁等场所发现臭虫出没,不少民众因被臭虫叮咬得红肿难耐,导致民怨不断。法国20多家学校一度因闹臭虫而不得不暂时关闭。与法国交通往来频繁的英国也出现臭虫危机。
法国卫生和疾病预防部长甚至表示臭虫确实可恶,"当你看到身边出现臭虫,当你发现家中有臭虫,那犹如噩梦一般。"
英国《每日邮报》对法国遭遇臭虫的报道
法国UGC公司在全国各地拥有约50家电影院,结果多家影院闹臭虫,许多观众被臭虫叮咬得红肿难耐而抱怨。UGC公司为此向观众道歉,但暗示不会赔偿,理由是其他公共场所以及民宅也有臭虫出没。
一份近期发布的政府调查报告显示,法国大约11%家庭遭遇臭虫困扰,不少民众的失眠、心理问题、旷工旷课等系由臭虫引发。
英国广播公司10月16日报道,最近数月,法、英等国不少城市的酒店、地铁、电影院、医院等场所频频发现臭虫,尤其是酒店等企业,由于担心因顾客被臭虫叮咬而影响生意甚至惹上官司,更是纷纷出招防治臭虫,包括引入嗅探犬、放置新型监测装置、聘请专业灭虫公司等。
经营害虫防治业务的英国能多洁公司说,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在英国市场接到的除臭虫订单量同比增加65%。
让欧洲国家焦虑恐慌的臭虫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如今还蔓延到了韩国。据韩联社报道,截至11月6日,韩国全国17个市、道共收到30余例臭虫出没报告。
床虱危机能否波及我国?
床虱不是新鲜事物,最早于1960年被列入"四害"之列。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好的今天,已经很少发生床虱现象。如今爆发床虱危机,专家认为或与疫情之后人类的活动有很大关系,床虱易随人员的活动而造成扩散。
此外,床虱的抗药性也在增强,一些常用的杀虫剂对它们已经失效,需要更强的化学物质或更专业的灭虫技术来对付它们。而这些方法往往成本高,效果慢,对人体和环境也有一定的危害。
虽然目前中国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床虱危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香港专家表示,就算床虱真的被从海外带回,如灭虫措施做足,在公共交通或场所传播机会依旧不大。
如何应对床虱威胁?
应对床虱威胁,很多人首先想到杀虫剂。作为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杀虫剂的确可以缓解一时危机,但通常不可以"根治",且不少杀虫剂存在有毒物质,盲目使用的结果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要想防治床虱,首先要做好内外预防。在内保持家居整洁,包括定期清洁住所和吸尘,避免使用未经消杀处理的二手家具,尽快更换剥落的墙纸,填塞墙壁和地面的缝隙。在外尽量远离脏乱环境,进入或离开公共场所时及时消毒,回家首先给行李驱虫,衣物用高温蒸汽或热水洗涤,防治把床虱带回家。
如已经发现臭虫,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人工捕捉:敲击床架、床板、炕席、草垫等,将臭虫震下、处死,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予以杀灭。容易孳生床虱的缝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有床虱孳生的墙纸必须撕下烧掉。
沸水浇烫:臭虫不耐高温,可用开水将虫卵和成虫全部烫死,对有臭虫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其卵,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蚊帐,可用开水浸泡。
太阳曝晒: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1-4小时,并给予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
杀虫剂:目前比较好的防治床虱的杀虫剂是溴氰菊酯类或高效氯氰菊酯类,可用于灭杀跳蚤和床虱。有刺激性气味,小剂量、低浓度对大型动物伤害极小,可使用于床上。
如果不慎被臭虫叮咬,可使用肥皂水或是小苏打冲洗,也可用花露水或复方炉甘石洗剂止痒。如伴有化脓,可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局部。如感染较严重,则需配合口服消炎药。如局部红、肿、热,有发烧,应考虑过敏情况,结合抗过敏治疗,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