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给菲律宾打气,三天内两次强闯中国领海,中国海军海警联合行动海空两位面驱离,水炮打地菲律宾船举白旗逃命!

3月下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菲律宾,就在他离开后菲律宾军警在南海的挑衅行动便进入高峰,短短三天时间里组织发动两次强闯南海领海的行动。

先是在3月21日,由菲律宾海警组织的一支34人"科考队"乘船试图登陆南沙铁线礁,中方提前布局应对,海军、海警联合行动,由导弹护卫舰、海军直升机、海警船联合执法,成功驱离菲海警船只。

随后在3月23日菲律宾军警又在仁爱礁周边鬼鬼祟祟,菲律宾海军出动两艘小型巡逻舰护卫一艘补给舰,试图强行登陆仁爱礁为坐沉滩头驻守在此的菲律宾军事人员提供补给。

这次行动菲方准备更加充分,决心也更加坚定,即使在接近仁爱礁期间早就被中国海警跟踪监视,但仍然拒绝通信硬着头皮朝仁爱礁加速前进。

眼见通讯喊话无效,两艘中方海警船随即加速分别接近菲方船只并抵近至其侧舷与正前方,用巨大的船体堵死菲方船只的航线,并使用水炮攻击菲船只上层建筑,使其船舱内人员无法正常操船。在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对峙后,菲补给舰被迫放弃任务,打出白旗后调转航向驶离了事发海域。

中国海警新闻发言人甘羽披露了此次事件的一些其他细节,暗示了这三天两次的边境摩擦很可能只是暴风雨的前奏:3月5日在中方许可监督下菲律宾已经为仁爱礁的坐滩军舰输送过一次补给物资,而在18天后菲律宾方面违背事前承诺再次出动军舰强闯仁爱礁,试图运输建筑材料在仁爱礁非法施工。

很显然此前中方的怀柔政策被证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菲律宾是吃硬不吃软的主。菲律宾海军、海警在南海与中国的边境摩擦常态化的这十几年时间里,客观来说由于菲方实力过于弱小,投入摩擦的船只吨位大多小于中方船只,也没有配套的专业设备辅助,因此从未在摩擦中讨到过什么便宜,就不提被水炮打的举白旗这种面子问题,菲律宾海军、海警已经多年未有成功突破中方封锁成功闯入目标海域,仁爱礁留驻人员之所以没有断粮饿死完全是因为中方秉承人道主义立场与原则,会专门安排允许菲律宾在特定时间窗口输送补给物资。

所以不难看出他们其实完全没有任何质疑、挑战中国南海主权的能力,菲律宾国内如何看待这种现状呢?

恰恰相反,他们完全不觉得自己丢脸,马尼拉时报就评价说:菲律宾并不担心失败,我们的最低目标是拍摄到中国海警暴力执法的画面,巨大的中国海警船朝着旁边小小的菲律宾船只打水炮,这一幕会被随行的西方记者拍摄下来,用于向全世界曝光中国的恶行。

甚至菲律宾媒体还认为,如果中方船只在摩擦中开火,击沉菲律宾船只,打伤菲律宾船员,他们就能得到更有价值的宣传材料,甚至是直接可以动用"美菲共同防御协定"与中国开战。

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发言人在媒体上曝光了菲当局的这一系列行动逻辑与目标,并将现在积极挑拨南海局势的马科斯政府称为"美国傀儡"。

当然了,到底谁想通过一次摩擦事件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是菲律宾吗?还是背后那个一直想要兑现军事力量,但苦于没有合适借口做不到师出有名的美国呢?菲律宾自己就是个配角罢了!三天两头挑事,其幕后的美国必然也有大动作!

就在这段时间美国进一步追加了在南海、菲律宾的政治军事投入,布林肯访问菲律宾期间多次强调对菲律宾负有的军事保护责任,承诺菲律宾在美国外交架构中享有与日本、韩国等最重要盟国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许诺为菲律宾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包括加速推动美、日、菲三方军事同盟框架,为菲律宾提供超过十亿美元的商业投资等等,而根据菲律宾国内反对派曝光的信息,为了让马科斯更心甘情愿给美国当牛做马,民主党已经拿出了他父亲老马科斯当年执政的黑料对其施压,并承诺只要他好好表现就可以既往不咎。

目前美国在筹备4月份在南海举行一次规模浩大的军事演习,美国在东亚地区所有的盟国都将受邀参加,菲律宾高强度发动边境摩擦就是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的责任就是用自己当鱼饵将南海局势推至鼎沸,然后让美国能够师出有名大打一仗。

因此预料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南沙群岛周边还会爆发更加汹涌的惊涛骇浪!按照惯例,美国海军近年来每年年初都会在中国南海领海临近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震慑人心,今年四月份这次联合军演相比过去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会更加偏向实战化。

还记得今年两会期间那句振聋发聩的"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这显然不是什么场面话,而是很现实的要求,当下国际形势相比几年前已经有显著的发展,在许多地区矛盾变成了摩擦,摩擦演变为了冲突,中国当然不可能永远置身事外,至少美国并不允许中国置身事外。3月24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菲律宾侵闯仁爱礁答记者问,表示正告菲方,停止发表任何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局势升级的言论,停止一切侵权挑衅行径。如果菲方一再挑战中方底线,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可见中国的耐心已经要被耗尽了,小马科斯机会不多了。

随着拜登即将迎接他的最后一个任期,这个当年被许多白人极端主义人士追捧的政界领袖恐怕并不会甘愿人亡政息,而是会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