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已经是一个拥有32个成员国的庞大军事同盟,瑞典是最新加入北约的国家,虽然乌克兰危机冲突爆发,但是北约却没有放弃继续东扩,为此就有了芬兰和瑞典的加入。实际上芬兰和瑞典之前号称是"中立国",就跟瑞士一样也是所谓永久中立的国家,然而在乌克兰危机冲突爆发之后,瑞士也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至今都没有放弃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并且还计划挪用俄罗斯的海外资产,从而可以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对于乌克兰危机冲突长期化,在美国访问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已经不经意之间暴露了隐藏的战略意图。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北约组织成员国增加军费有利于美国,因为北约成员国增加的军费有2/3是用于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显然在北约提升国防预算的时候,美国军火商就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美国对于北约组织成员国的国防预算有指标,也就是要达到GDP的2%的规模,实际上北约组织成员国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国防预算并不高,这是因为欧洲长期处于和平的状态,为此不需要太高的国防预算比例,然而最近两年欧洲北约组织成员国已经向美国购买了1400亿美元的军火。

对于乌克兰危机冲突,美国官员也是毫不掩饰,宣称是一笔对于美国有利的投资,因为美国提供的军援,实际上是要购买美国的武器弹药,然后再提供给乌克兰,美国国会批准的军援拨款,其中大部份都是留给了美军自己,因此美国是通过借口军援乌克兰,然后肥了自己的相关利益团体,尤其是美国军火商最近两年从乌克兰危机冲突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是美国试图让乌克兰危机冲突长期化的重要的原因。乌克兰危机冲突已经是美国军火商长期获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北约秘书长披露了西方支持乌克兰的最终的目的。

实际上乌克兰危机冲突,不仅仅让美国的军火商获益,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也已经获利,因为美国禁止欧洲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而美国出口的能源价格是没得商量,从而可以从欧洲市场获得巨大的利益。原本欧洲可以从俄罗斯获得廉价的能源,尤其是天然气,然而如今的欧洲却要从美国购买昂贵的液化天然气,欧洲舍近求远付出了巨大代价,因为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红利的消失。

斯托尔滕贝格访问美国,对于中国也是咄咄逼人,斯托尔滕贝格已经公开警告中国,不许中国和俄罗斯维持正常的贸易,北约秘书长宣称中国已经支持了俄罗斯对于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因为中国企业为俄罗斯提供了设备和技术,也包括零组件,因此鼓动美国继续对于中国进行大范围的制裁,从而凸显了北约对于中国的敌视立场,因此对于北约是不能抱有幻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