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指出,老美有些对我国的科技政策太过分,并强调老美自身也应该遵守国际规则。

马克龙的这些话语,意在内涵漂亮国对我国进行电车行业的打压,直接将关税增加至百分百。

不管你是否同意,西方对华的各种"打压",暂时是无法改变的。

这次加征关税,无非就是在持续中美贸易战,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打压,只是相比起几年前的"叫嚣",现在的打压越来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毕竟我国也在研发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它的热浪并没有因为外部压力而降温。

马克龙力挺中国

法国总统在23 日接受采访时还感慨道科技巨头都来自中美,这种赞赏实属罕见。

在有些方面,美国的科技巨头还是比较领先全球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地进步,与美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现实是两国的差距正在缩短。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这番话,对中国的科技巨头比较认可,有想领跑全球前三的构想。

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正在引来很多国家的"眼红"。

像近两年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北斗卫星导航等方面的优势,可能引起了个别国家的羡慕、嫉妒,恨…

但即使这样也无法影响中国科技蒸蒸日上的势头。

马克龙也非常期望欧洲能够成为世界科技创新领域的第三支力量,而法国能在欧洲的科技创新中处于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马克龙对中美又都进行了批评和安抚,马克龙对于美国强行将 Tik Tok与中国母公司剥离的做法感到过分,这是对中国的示好,和对美国的批评。

但是他虽然不认可美国对中国的强制做法,他认为这是用不守规则的方式来对抗不守规则。

看来,马克龙还是挺有说话艺术的。

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就欧洲来说大搞科技无异于饮鸩止渴,很有可能会向下发展。

科技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过剩资源的支撑,这是因为科技研发必然有试错与建设的过程,这其中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

如果没有充足的过剩资源,那么就得抢其它行业的资源,这样就等于以牺牲其它行业为代价来求发展。

要是最后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那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科技行业不是哪个国家都能玩得起的。

而欧洲自从北溪管道被炸之后,本来就处于资源紧缺的状态,后来红海危机爆发更是让其雪上加霜,去工业化浪潮高涨,在这种状况之下欧洲是没有资本去搞科技行业的。

如果马克龙不信邪,硬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强推科技行业发展,那么就等于对本来就资源严重不足的欧洲经济更进一步地落井下石,甚至有可能直接造成欧盟解体。

要挤身未来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发展科技行业是必不可少,但欧洲现在仍然处于脆弱状态下,政治上向右倾斜严重。

如果在这时候还要牺牲传统行业来换科技发展,那么肯定会导致民怨沸腾,引发严重的政治动荡。

在发展与稳定之间作选择,这看似有得选,其实根本没得选,因为没有政治稳定,哪来的经济发展。

人们都只一门心思想着去夺权,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搞科技研发,哪还有精力去搞社会建设。

欧洲已经被踢出第一梯队,这是毋庸质疑的,未来10年最需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与中美争夺霸主的宝座。

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欧洲的反派问题已经很严重,马克龙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执政派系都明显缺乏民意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要压制民众的不满情绪就是很难的,所以要想乖乖地休养生息是不可能了,多少也得搞点事出来。

马克龙是否真的想全力拼科技,这个暂时不得而知,但即使他再怎么不愿意,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光打嘴炮,所以要付出一些政治代价是必然的。

现在欧洲的政治经济环境确实很难搞,马克龙确实也有很多无奈,所以即使明知道这条路不太可能走得通,他也只能闭着眼一路走下去,这就是现在欧洲的悲哀。

欧洲未来更有可能是向极右倾斜,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变革,这对于现在来说或许都不是好事。

但这或许就是欧洲维持稳定的最合理方案,而这过程当中付出的各种代价都是无法回避的,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强强联手创机遇

中法两国早在很久以前就建交了,今年是六十周年,目前看来,中法经贸合作利好消息频传,双方向外界展示了不少合作成果。

目前来看,中国虽然已经是法国在亚洲最大的合作伙伴,但是这主要是双方经济体量决定的,合作水平仍然主要限于互相购买工业制品的程度。

有数据显示,法国对中国出口,主要是一些交通工具和化工产业支撑的,而中国对法国出口,也主要集中于机电产品,纺织原材料和轻工业品。

两国之间仍然有一些领域的合作未曾涉及到,有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法国每年只有一少部分的大型运输设备来源于中国。

但是近几年来,中欧经贸合作一直未曾断过,双方内在的关联性依然很强。

两国就该秉持着合作共赢、促进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热烈欢迎中欧双方继续加强合作,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