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林兆楠】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消息,北京时间本周五(28日)早上九点,2024年美国大选的首场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将拉开帷幕。现任总统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时隔四年再次登台,参加由CNN于当地时间27日晚举办的本场辩论。多家美国媒体指出,这是自1980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场大选辩论,也吸引了全美与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老对手,新规则

本次辩论开创了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的新模式,双方同意绕过此前负责举办辩论40余年的无党派组织"总统辩论委员会"(CPD),转而由单一电视台负责。6月28日的第一次辩论由CNN主办,9月10日的第二次辩论由美国广播公司(ABC)主办。以往的辩论基本都在9月、10月举行,而本次的两场辩论均提前进行,特别是6月的辩论,更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总统候选人辩论。

周五的辩论将在CNN的亚特兰大演播室举行,时长90分钟,由CNN的主持人杰克·塔珀(Jake Tapper)和达纳·巴什(Dana Bash)主持。辩论现场没有观众。为了防止出现2020年第一场辩论时的混乱场景,候选人的麦克风默认关闭,只有在被指定发言时才会开启。辩论不允许使用道具或预先准备的笔记,但每位候选人将获得一支笔、一张纸和一瓶水。

根据规则,只有特朗普和拜登有资格参加辩论。

辩论的主持人杰克·塔珀与达纳·巴什 (CNN)

拜登团队称是他们与电视台商议后向特朗普团队提议如此进行。《纽约时报》指出,CNN将在此次辩论中发挥显著影响,负责挑选主持人、设计布景,并选择观众看到的摄像机角度。

《华盛顿邮报》披露,特朗普团队是在不知道辩论细节的情况下接受了邀请。

22日,特朗普在费城的选举集会上继续抨击CNN为"假新闻",并贬损辩论主持人巴什和塔珀,称塔珀为"假塔珀"。两位主持人曾多次在节目中批评特朗普,指责他试图扼杀民主,并暗示将他与希特勒相比较。

24日,特朗普在接受地区性保守派小报《华盛顿观察家报》(Washington Examiner)采访时表示,他对辩论的设置与规则并不满意,包括没有观众和麦克风静音,但他接受了这些条件,因为不想被民主党指责拒绝辩论。

焦灼与分裂民意之下的交锋

多家外媒报道指出,本次美国总统大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民意分裂,两党选民在几乎所有问题上都存在巨大分歧,难以达成共识。根据美国皮尤研究所(Pew Research Center)6月25日发布的民调,在多个议题上,少于一半的美国人认为两党之间存在共识,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明显下降。

在一系列重要的国内议题,如堕胎权、枪支管控和非法移民入境问题上,认为两党之间"有一些共识"和"有共识"的比例均未超过25%,相较于去年下降了10%左右。

另一份来自YouGov的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比以往更分裂。

分裂的民意在支持率上表现为胶着的局势。根据ABC旗下538网站的数据统计,汇总各项民调的结果显示,拜登和特朗普的支持率从未拉开超过2%的差距,大多数时候特朗普以不到1%的优势领先。而自去年十月以来,拜登总统的任期认可率从未超过40%。

民调显示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不相上下 (538网站)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因党派倾向不明显而成为双方争夺焦点的"摇摆州"显得愈发重要。《华盛顿邮报》在当地时间26日发布的民调数据汇总显示,在最有可能决定选举结果的7个"摇摆州"中,特朗普在其中5个领先,在1个州与拜登持平。而在2020年大选中,拜登赢得了这7个州中的6个。

截然不同的备战策略

综合外媒消息,拜登和特朗普在备战辩论上选择了截然相反的策略,《纽约时报》披露,为了准备辩论,拜登团队在总统度假地戴维营的影院和机库搭建了包括灯光、摄像在内的模拟辩论舞台。拜登的前幕僚长罗恩·克莱恩(Ronald  Klain)牵头准备工作,拜登的前私人律师鲍勃·鲍尔(Bob Bauer)在模拟辩论中扮演特朗普。

拜登团队希望打造一个能够反击的角色,以应对特朗普可能对年龄和健康问题的攻击,同时将关注拜登与特朗普在各自任期与竞选期间关于堕胎权、经济、移民领域的政策与言论,以及特朗普近期被定罪的问题。

CNN分析认为,拜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选民对特朗普任期的记忆逐渐好转时,提醒选民特朗普令人反感的一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拜登正准备在舞台上面对两个不同的特朗普:一个"精神错乱",不断抱怨,胡言乱语;另一个"更加自律",选择专注于政策。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所面对的是后者,那拜登的任务就是引出前者,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策略。

两位候选人于2020年的上一次辩论交锋 (IC Photo)

在另一边,特朗普在各个摇摆州参与竞选集会的同时,与参议员、政策专家和其他盟友进行了一系列非正式的"政策讨论"来准备。攻击拜登四年以来的表现将是重点,包括如何在通胀、移民、俄乌冲突和新一轮巴以冲突等问题上抨击现行政策。

福克斯新闻报道称,特朗普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传统的辩论准备,他认为在辩论中更重要的是多年实践中积累的"常识"与"态度"。

同时,特朗普团队此前一直将拜登描绘为"无能""软弱"的老人,这一做法在近期有所变化。据《国会山报》(The Hill)报道,特朗普团队近期声称如果拜登在辩论中表现良好,是因为使用了某种表现增强剂,并要求对他进行药检。分析指出,这一策略旨在影响选民对拜登辩论表现的期待,同时削弱他可能的优秀表现给选民带来的惊喜。

CNN分析认为,特朗普在此次辩论中的重要任务,是让那些对拜登政府已有不满的选民相信他是一个更好的替代。这意味着他的首要任务是表现得足够克制,而不是像2020年的第一场辩论中那样不断插话与喧闹,在议题选择上也要有所收敛。

"政客"网站报道引用多位共和党议员与策略师指出,特朗普需要做的,就是向那些摇摆不定的选民证明,他足够冷静、有建设性,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如果当选,"不会表现得像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尚未可知的影响

本次辩论在全美备受瞩目。据美联社(AP)报道,其民调中心调查显示,大约六成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极有可能"或"非常可能"观看辩论直播或剪辑,或者在新闻或社交媒体上阅读或收听有关候选人表现的评论。

然而,高关注度是否能最终影响选票仍是一个未知数。CNN报道提及,关于辩论对最终选举的影响,美国政界与研究者有着长久的分歧。前者将其视为强化选民倾向的关键时刻,而后者则一致认为其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该报道指出,过去的总统大选辩论证明,在辩论中最重要的不是政见,而是二人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表现。拜登需要回应对他身体和精力的质疑,证明他能够胜任又四年的任期。特朗普则需要证明自己的品格,许多选民仍然不相信他具有总统应有的道德和对法治的承诺。

与此同时,双方在这次辩论上的赌注都很高。"政客"网站报道指出,双方在今年六月就开始辩论,并将第二场辩论安排在11周以后的九月,意味着这期间,六月辩论中发生的一切将充斥在舆论中,任何错误都将被无限放大和重复,影响民众的选择。

特朗普与拜登在各自的竞选集会上

CNN援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家林恩·瓦夫雷克(Lynn Vavreck)的观点指出,本次辩论不同以往,因为民意高度分裂,即使只改变少数选民的态度也可能产生巨大影响。"选举会被极少数州的少数选民改变",瓦夫雷克说,"你不必改变5个百分点,只需要扭转5000张选票"。

《华盛顿邮报》2016年在分析特朗普的胜利时指出,尽管他在全国落后希拉里约250万票,但最终通过赢得密歇根、宾夕法尼亚与威斯康辛三个摇摆州,获得46张选举人票锁定胜局。在这三州特朗普的领先幅度皆小于1%,领先票数合计不到8万。

作为唯一与两位候选人都辩论过的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周二(25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回顾了自己与特朗普辩论的经历,并敦促选民在二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次选举是在一个复仇的罪犯和为美国人民带来成果的总统之间进行的,"她站在民主党的立场"总结"道,"无论辩论中发生什么,这都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在这之前,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2日在费城的竞选集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讲,阐述了他当选后的政策与目标,批判拜登政府的作为。在演讲的结尾,他指出,当今的美国是一个失败,失去信心、意志力和力量,迷失方向的国家,但他的当选将扭转这一切,

"当我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时",他说,"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将让美国再次伟大"。

与此同时,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同时讨厌特朗普与拜登,皮尤研究中心于月初发布的民调显示,特朗普与拜登是过去10届大选三十余年来最不受欢迎的一对候选人。

《华盛顿邮报》在专题报道中指出,正是这些双重仇恨者(Double-Hater),将会决定大选的结果。

"三亿又几千万人里就选出了这两个?",在接受采访时,一位双重仇恨者表示,"两个(候选人)都很烂",

"我想,只能投票给不那么烂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