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伊朗总统莱希因空难不幸离世后,谁来接莱希的班,当这个伊朗总统,便成为伊朗内部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今大选在即,哪两位候选人呼声最高?哈梅内伊和中方的态度,又说明什么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伊朗总统选举将于6月28日举行,目前伊朗内政部总共公布了获准参加总统选举的6位候选人名单。不过虽然有6人入围最终选举,但正如美国大选最后只剩"双雄对垒"的情况那样,伊朗本次选举实际上也就出在两个人身上,其余四位基本上只是"陪跑"而已。

这二人分别是隶属保守派阵营的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和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身为改革派"独苗"的前卫生部长佩泽什基安呼声虽然也很高,但是这种呼声只是伊朗民间意见的反映,其改革派出身的背景,并不能让他获取以哈梅内伊为首的教士阶级的欢迎。毕竟上一任改革派出身的总统鲁哈尼,在任上选择主动让步,以换取美国解除制裁,结果被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耍了一道,证明改革派的亲美路线对伊朗来说走不通。

事实上,伊朗总统在伊朗国内的地位只能排第二,第一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基本上历任总统最终都要得到哈梅内伊的首肯才能当选,这也是伊朗总统选举投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哈梅内伊日前已经在总统竞选候选人第三场电视直播辩论后公开表态,为大选基调定下规矩,称"候选人的发言不能取悦敌人",这已经亮明了他倾向于保守派的态度。更何况6位候选人里,只有一位改革派的存在,这就更像是"面子工程"了。

至于卡利巴夫和贾利利谁能最后当选,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说法,两人基本上旗鼓相当,不光深受哈梅内伊的信赖,同时也都具备相当长的公职经历。而值得中方关心的不是谁来当这个总统,而是新总统上台后,是否会改变目前的中伊关系。王毅外长在会见伊朗代外长巴盖里时表示,中方预祝伊朗总统选举顺利举行,并支持伊朗政府和人民坚持既定内外方针政策,维护好自身独立、主权、稳定和发展。

"既定"二字已经体现出了中方的态度,颇有萧规曹随之意。莱希是不折不扣的对美强硬派,中方希望伊朗按照既定的内外方针走下去,也就是说希望新总统也能维持这一对外态度;强调"独立"二字,也是在希望伊朗不要做某些国家的附庸。不过目前来看,即便中方不这样讲,伊朗内部也是保守派势力当道,选出来的总统不会偏离莱希这个保守派人士定下的外部战略。

这是由伊朗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伊朗内部政治环境较为割裂,城市居民和广大的农村居民政治倾向存在较大差异,改革派步子迈得太大容易引发动乱,一如鲁哈尼任上时那样;而外部巴以冲突所引发的中东地区新一轮动荡,也让穆斯林国家的代表--伊朗,没办法转头对美国示好。因此可以认为,伊朗即将选出来的新总统不会改变对美、对华的态度,仍旧是亲中远美。其实,伊朗最重要的选举应该是选谁接替哈梅内伊的职务,这才是决定伊朗未来命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