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B-21首次进行了试飞,美国军方代表表示,此举旨在增强其"生存、远程和穿透性打击"能力。美国军方并未公布试飞视频,相关视频是由所谓的"摄影爱好者"上传至网络。B-21也没有在试飞后降落在试飞机场,而是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附近着陆。

与此同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B-21是世界上首架进行首飞的第六代飞机。今天的焦点就从六代机开始谈起。11月10日这个时间本身并不重要,但其后的双"11"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空军的生日。这表明B-21的首飞并非为了庆祝中国空军生日,当然,这也无损于中国空军的庆典。但这很可能是为了比中国轰-20提前一天进行首飞而做出的举动。

其次,机腹的弹舱显得更为突出,这是为了搭配美国现有的武器,比如能携带"巨型钻地弹"MOP和贾斯姆巡航导弹等,以及相关的挂架。这种凸起的机腹增加了容积,但同时也增加了阻力和雷达散射面积。

B-21的机腹与B2相比,凸起更为突出,这为搭载各类武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也与美国军方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强调在未来战争中需要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打击手段。这一设计特点使得B-21在应对不同威胁和任务时更为多才多艺。

总体而言,B-21的首飞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这款飞机的设计特点显示出美国军方在未来空战中对灵活多变的需求,并试图在隐身性能、打击力量和任务多样性上取得平衡。然而,由于相关信息有限,我们还需要等待更多的公开信息,以更全面地了解B-21的性能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