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2日,七国集团(G7)领导人意大利峰会召开前夕,美国大幅扩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范围,对象包括俄罗斯境内外被控助俄绕过制裁的300多个个人和实体,其中中企亦被牵扯。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12日声称,美国希望向中国等传达的信息是,其"面临着与美财政部发生冲突并受到制裁的严重风险"。对于美最新制裁,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12日回应表示,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是光明正大的,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

这一系列措施由美国财政部、国务院和商务部协调实施。美国财政部12日在一份声明中称,此举旨在加大与"俄罗斯战争经济"有关的外国金融机构受到二级制裁的风险,并限制"俄罗斯军工基础"利用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技术、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IT)服务获益的能力。

最新措施的重点之一在于扩大了二级制裁范围。美国财政部将对"俄罗斯军工基础"的定义从俄国防部门实体拓展到几乎所有已受美国制裁影响的俄个人和实体,令美国有权将全球任何与这些俄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列入黑名单。美媒指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对约4500个俄罗斯目标实施制裁。

4月19日,俄罗斯鄂木斯克,军工复合体企业正在生产坦克(视觉中国)

前述300多个制裁对象包括位于俄罗斯、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土耳其、阿联酋等地的个人和实体。

美国还指控部分个人和企业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对其获取关键技术方面的封锁。美商务部12日声称,华盛顿"尤其关注"中国企业对俄出口军民两用产品的规模和广度,声称被制裁对象协助俄罗斯获得了"为其武器计划采购"的集成电路、无人机部件等关键设备。美官员称,最新措施将影响价值近1亿美元的"高优先级物品"交易。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告诉美媒,美国商务部此番还将扩大俄罗斯被禁止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清单,其中不仅包括美国原产产品,还包括用美国知识产权或技术生产的"美国品牌商品"。

这一消息是在美国总统拜登启程前往意大利南部与其他G7领导人举行峰会时发布的。美国《纽约时报》分析,通过宣布对中国企业实施新限制,拜登政府也希望刺激欧洲政府以及可能的亚洲盟国采取类似措施。据悉,美国务卿布林肯上个月出席北约外长会议时与欧洲官员讨论了这一问题,美方还打算将其列入7月北约华盛顿峰会的议程。

据美联社,沙利文12日在前往意大利的飞机上声称,美国希望向中国和其他国家传达的信息是,这些国家"面临着与美财政部发生冲突并受到制裁的严重风险"。在基辅经济学院(KSE)下属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本杰明·希尔根施托克(Benjamin Hilgenstock)看来,美国旨在借对华施压,表现出该国在对俄制裁上"愿意涉足更加险恶的领域"。

6月12日,意大利布林迪西国际机场,拜登乘坐空军一号抵达(视觉中国)

除此以外,美国本轮制裁还将莫斯科交易所及其下设的国家结算存管公司、国家清算中心等列入制裁对象名单。作为回应,莫斯科交易所一小时后随即宣布,自6月13日起,该交易所将停止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场内交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在2021年至2022年担任拜登政府白宫国际经济高级主任的彼得·哈雷尔(Peter Harrell)将上述最新措施形容为"模式转变",称这是"美国第一次开始转向某种看起来像......对俄罗斯实施全球金融禁运的努力"。

《纽约时报》说,拜登以前曾试图掐断对俄罗斯的供应和融资,但高估了其效果。2022年3月,冲突爆发后不久,拜登就宣布了第一轮对俄"前所未有"的金融制裁,宣称卢布将因此"几乎立即沦为瓦砾"。但事实并非如此。报道说,在卢布短暂跳水之后,俄罗斯经济复苏了,虽然如今不如一年前那么强劲,但由于与战争相关经济的强势增长,俄罗斯经济一直在扩张。

《南华早报》12日报道,在被问及美国的最新举措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在俄乌问题上,中国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中国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这一点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我们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是光明正大的。这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

事实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回应相关问题时曾指出,有数据显示,俄罗斯进口的武器零部件和两用物品超过60%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希尔根施托克也表示,大部分俄乌战场发现的俄罗斯武器装备零部件都来自西方国家,包括"绝大多数"用于高科技无人机和弹道导弹的零部件。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乌克兰官员都曾提到这一点。

此前针对美国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企,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曾指出,中方一贯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措施。美方在维持符合自身利益的对俄贸易的同时,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我们对此强烈反对。美方应立即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