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败选之后,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揽下责任,称选举失利完全是个人努力不够,并表态依旧支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继续带领国民党。侯友宜在败选后的第一天便重返新北市长岗位,而国民党前党务高层认为,朱立伦辞职的可能性并不高。显然,侯友宜与朱立伦都没有辞去当前职务的打算。侯友宜虽然自己揽下责任,但败选一事显然不会因为他的认错就草草了结。
侯友宜在回到岗位不久后,有台媒报道称,绿营正在计划鼓动侧翼发起"罢侯团体"围攻侯友宜,想要复制当年的"罢韩"策略。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当年在与蔡英文竞选失败不久后,便受到了绿营的围追堵截。绿营集中当局力量、执政资源,并买通媒体、水军对韩国瑜进行抹黑、造谣,最终促成"罢韩案"通过。而韩国瑜被罢免后,绿营的气势更加高涨,国民党也遭到长期的压制。如今,绿营再次发起同样的攻势,而侯友宜本人并不是魅力型的政治人物,估计是没机会像韩国瑜那样东山再起的。届时一旦"罢侯"成功,将不仅是侯友宜本人的危机,也是国民党的危机、台湾地区的危机。
岛内知名学者邱毅教授近日指出,国民党败选之后,如果国民党想要抗衡民进党,不让"台独"势力在岛内一手遮天,国民党就必须在台湾"立法院"中拉拢获得了8个席位的民众党,只有与民众党达成合作,才能用"立法权"制衡赖清德的"行政权"。邱毅教授点出了眼前国民党的当务之急,但近日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朝平却给出了一个让岛内民众十分担忧的推测。
陈朝平指出,赖清德可能会邀请柯文哲出任"行政院长",行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之计。如果柯文哲答应赖清德的邀请,那么在接下来的台湾地区2月1日"立法院正副院长"的选举中,国民党力推的韩国瑜出任"立法院长"的计划就将宣告失败。同时"立法院"三党席位都不过半的情况就会出现巨大变动,局面会变成绿大蓝小。届时赖清德"行政、立法"两权在手,国民党根本没有能力抗衡,4年后的下一次选举国民党恐怕也会再次惨败。
针对国民党连续遭遇的不利局面,国民党内许多人将矛头指向了朱立伦。国民党青年团前总团长田方伦认为,朱立伦已经完成阶段性任务,接下来最适合担任"在野领袖"的人是赵少康,况且国民党败选,朱立伦这个主席理应负责,请辞是应该的。曾参选国民党主席的张亚中认为国民党败选是因为犯下了3大战略错误,第一,党主席朱立伦以个人意志独断专行,弃党内初选制度于不顾,强行征召侯友宜,导致党内动荡;第二,朱立伦所选非人,侯友宜受征兆后,准备不够充分,提出的政策方向不明,对于中间及青年选民没有吸引力;第三,朱立伦在选战之初力推"蓝白合",却没有能力促成,反倒让蓝白之间恶语相向,使得倒行逆施的民进党只靠基本盘就能轻松胜选。在张亚中指出的3大战略错误中,朱立伦显然要负主要责任。
此外,马英九前核心智囊赵春山也罕见的说了重话。赵春山认为,国民党在这次选举中暴露出的问题还是那些老问题,做事风格、选举方式依旧还是老年人的方式没有变,一些重大决策没有横向联系、垂直分工,究竟谁负责这场选举、谁做最后决定没人知道。国民党经历2000、2016、2020三次败选却没有丝毫长进,让人看不到国民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