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消息,欧盟敲定206页关税反制清单,商品价值近720亿欧元,大有撕破脸之势,实则欧盟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努力与美国达成协议,迫不得已才会出手反制,特朗普2.0因关税政策捅马蜂窝,看来,最想当"渔翁"的特朗普要将机会"让"给中方了。
美欧为何突然撕破脸?欧盟已准备接受10%的最低基准关税,当地时间7月12日,特朗普突然翻脸,以"长期贸易逆差"为理由要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30%关税,欧盟破防属必然,首先,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自觉不该遭30%对待,其次,据2023年数据显示,美欧该年商品贸易上虽有1570亿欧元逆差,服务贸易上的顺差却可补上,特朗普所言"长期且巨大的贸易逆差"属夸大,更像因想加征关税而找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可能有两重。
其一,特朗普执政团队试图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压力,想得到欧盟领导人的配合,最好做出征收新关税类似举动,英国能在"对等关税"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与美所签"安全"条款存在针对中国供应链的"毒丸"条款,其二,欧盟成员国太多,内部对美立场存在分歧,30%关税不排除也有国愿意接受,多捞油水的机会,特朗普自然不舍放过,于美而言,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谈判。
欧盟处境则截然不同,表面上看,欧盟反制很是强势,206页清单囊括了价值720亿欧元的制裁商品,然而据欧洲新闻网消息,欧盟起初的制裁规模更大,足有950亿欧元,后因多个成员国担心过度刺激美国才下调了230欧元,另一方面,欧盟还计划停止向美国科技征收数字税,行为可以理解成"自断双臂",因为此数字税相当于欧盟反制美国关税的杀手锏。
显然,欧盟还没放弃示好美国,内部看似分两派:一派要求强硬报复,一派希望止损避战,内部主趋势还是希望用让步换特朗普降低关税,因为特朗普手握王牌,欧盟行为若太过激,特朗普可能从安全问题上反制,欧盟成员国虽多,安全问题上却高度依赖美国,特朗普可能就是预判到欧洲在防务上的担忧,才敢将关税用蹩脚理由直接从10%提到30%。
摆在欧洲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是继续谈判,其二是反制美国,用"再平衡措施"保护欧盟经济,事实已经很明朗,美欧之间贸易谈判并非独立议题,欧盟很大概率会因安全和防务需求牺牲贸易,另一问题随之衍生,贸易有限伴随收入有限,赚的少了,欧盟又无法回应美国提高军费开支的需求,陷入死循环,欧盟真的没有破解之法吗?
一方面,欧盟必须将"去美国风险"纳入考虑,拓宽合作伙伴队伍,另一方面,欧盟需整改下意识讨好美国的思想,不追求过分委曲求全,只有欧盟先看的起自己,特朗普才会收敛行动,比起加征关税专赚的,贸易受影响赔的钱肯定要更多,要知道,欧盟可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2024年平均一天的交易额就有46亿欧元,欧盟若真豁出去反制,美国不可能一点不忌惮。
然而,对中国来说,眼下是个改善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好机会,最新公布的国际民调显示,中方的国际好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可抓住机会在国际影响上更上一个台阶,尽可能多的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前提是,对方应以友好为基准,不能有"两面三刀"这般的前车之鉴。
至于美国,特朗普用关税试图留住制造业,继而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想法风险太大,不仅国际形象受损,与各国关系也急转直下,收益也不多,特朗普自曝一月赚250亿美元,他需要摆出收益证明自己挥舞关税大棒的行为是正确的,然而这笔巨款全出自美国人民的钱包,特朗普关税政策目前只起到了两种效果:其一,国内怨声载道,不满体现在特朗普支持率的下跌上。
其二,与各国关系陷入尴尬,即便新一轮关税在8月1日落地,特朗普期待的结果也不会发生,他一开始就将路走窄了,"关税霸凌"充其量是从别国手里抢蛋糕,然而,美国本可依赖科技将有限的蛋糕变大,继而缓解社会矛盾,时至今日,不知特朗普是否想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