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一部名为《梦远》的官方主题微电影悄然上线。影片中,一架代号"玄龙08"的大型飞行器从机库中缓缓驶出,与两架歼-20战机组成三机编队呼啸升空。这一幕短短数十秒的画面,瞬间在军事爱好者圈层引爆热议--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公开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画面,而"玄龙08"的正式身份,正是此前备受猜测的"攻击-11"无人机。

与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装备披露方式不同,此次空军选择通过影视化语言直接展示新装备的实战场景。影片中,"玄龙08已达6号阵位""威龙1号收到"的指令交换,清晰勾勒出未来空战的全新图景:歼-20作为指挥节点,操控隐身无人机前出侦察、突击或电子干扰,形成高低搭配、虚实结合的作战体系。这种模式并非首创--美军"忠诚僚机"项目已试验多年,但中国空军此次的完整编队演示,标志着相关技术已从实验室迈入实战化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攻击-11并非突然亮相的"黑科技"。早在2019年国庆阅兵中,其无尾飞翼构型就曾引发外界对中国隐身无人机技术的广泛猜测。但当时普遍认为,这类装备仍处于技术验证期。而此次"玄龙08"与歼-20的同框协同,彻底打破了这种认知。军事专家分析,无人机与五代机的协同需突破三大难关:高速数据链抗干扰技术、人工智能自主决策算法、跨平台战术交互协议。此次演示证明,中国已在这些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更值得玩味的是影片结尾--镜头掠过机库阴影中若隐若现的"新家伙",留下无限悬念。结合近期外媒报道,中国可能在开发更大型的隐身无人作战平台,用于远程打击或预警指挥。这一细节或许暗示,空军的"无人战队"远不止攻击-11一员。

从76年前马拉飞机、酒精代汽油的艰苦岁月,到如今五代机与无人机共舞苍穹,中国空军的蜕变正是国家科技崛起的缩影。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战机的每一次迭代不仅关乎国防安全,更带动着新材料、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的民用转化。例如无人机编队技术已应用于物流运输,航空复合材料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强军与强国,从来都是双翼齐飞。

有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将彻底改变未来空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