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定期存款"4不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萍萍就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最近银行的政策又有新变化,不少储户都在关注9月1日起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了新的讲究。这"4不要"和钱袋子息息相关。到底是哪"4不要"?对存款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2023年开始,国内银行已经连续5次下调存款利率。进入2024年之后,3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跌至3%以内,1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跌至2%以内。再加上现在投资股市、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都比较大,一些厌恶投资风险的人就会把钱取出来存银行的定期。
·第一个"不要":不要盲目追求高利率。现在国有大型银行存款的利率越来越低,一些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为了吸收储户存款给出了很高的存款利率。很多储户贪图高利率就把钱存入中小银行,但是这些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规模较小,运营管理能力较弱,是有可能出现破产倒闭情况的。
·第二个"不要":不要把存款都存在一家银行。在投资界有一句话叫: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对储户来说也是如此,最好把存款分存在几家银行,并且每家银行的存款加上利息不要超过50万。这样就算碰到银行破产倒闭,储户的存款也能获得全额赔偿。
·第三个"不要":不要存太长时间。不少储户喜欢存3年或5年的定期存款,一方面是能获得较高的存款利率,另一方面现在存款利率呈下行趋势,存长期存款能锁定利率。但这里存在流动性问题,如果储户需要提前支取这笔存款,就只能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
·第四个"不要":不要忽视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前银行存款利率较低,银行存款的收入跑不赢物价上涨速度,长此以往储户定期存款的购买力会不断缩水。萍萍认为,大家在进行定期存款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利率、风险、流动性以及通胀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决策,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财富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