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当家人又被央媒逮住聊天了。
老郭这次参加国际邮轮商演扶着桌子说晕船的视频,愣是被记者做成了传统艺人接地气的正面案例。
可评论区总有人翻旧账,说当年橱窗展览事件透着心酸,于谦那句"没老郭早散摊了"又被翻出来考古。
吃开口饭的最怕没观众缘。
零几年那会园子里演完发不出工资,郭德纲愣是带着徒弟跑密云农家乐走穴,每场观众不到两位数照样说满三小时。
钢丝节后台录像现在还能找到,老郭捧着凉透的盒饭跟何云伟说"甭管人多少,咱得对得起祖师爷"。
同行最清楚门道深浅。
侯耀文收徒仪式上,郭德纲那段《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把台下老前辈说得抹眼泪。
后来主流院团搞反三俗,德云社小剧场被查,于谦默默把马场卖了给演员发遣散费。
这事直到曹云金发票事件才被扒出来,谦大爷接受采访就一句"角儿得护着蔓儿"。
行业寒冬真能冻死人。
2010年那波停演整改,德云社差点被开除曲协会籍。
郭德纲硬是带着徒弟在广德楼连演38天惠民场,5块钱票钱还送茶水。
现在看那些观众偷录的《黄鹤楼》视频,老郭嗓子都劈了还在翻跟头。
传统行当转型比新行业难百倍。
海外商演看着风光,德云社每年倒贴三百万做青年队集训。
上次龙字科直播招生,郭德纲盯着屏幕挑苗子,发现好坯子直接让栾云平开车去接人。
听说有个内蒙古孩子被选中,家里卖了三头牛才凑齐来京路费。
业内评价两极分化不奇怪。
姜昆去年在曲协座谈会上夸德云社"把观众请回了剧场",转身就在自传里写"过度商业化损伤艺术纯度"。
倒是马未都聊得透亮:"郭德纲要是生在民国,也就是天桥撂地的命,可如今他能让00后花钱听太平歌词,这就叫能耐。"
班社运营比说相声难多了。
德云社现在四百多演员,光伙食费每月吃掉八十万。
去年封箱演出临时取消,郭德纲自掏腰包补了观众退票钱,转头把宣发团队全换成了90后。
听说新来的运营总监是张云雷粉丝后援会会长,玩抖音比说贯口还溜。
传承这事儿真得拿命扛。
高峰在直播里说过,老郭凌晨三点还在改《中国相声史》剧本。
上次天津分社开业,郭德纲顶着高烧演完《文武双全》,下台直接送急诊打点滴。
难怪于谦总念叨"这孙子把相声看得比命重",现在看还真不是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