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因误以为自己害死一位老奶奶而内疚,最终被逼上绝路。"
2025年3月22日,山东女孩小文(化名)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某公寓39层纵身跃下,此时距离她抵达马来西亚留学仅过去9天。她的手机里留存着长达5000字的"自白书"和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揭露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跨国电信诈骗悲剧。
3月13日,20岁的小文抵达马来西亚,计划在博特拉大学攻读语言班,为秋季入学做准备。3月18日,她接到自称"马来西亚通讯局"的电话,称其名下国内号码涉嫌诈骗,需配合"上海虹口公安局杜锋警官"调查。诈骗分子谎称小文涉及一起致老人自杀的命案,并出示"同伙招供"的伪造证据,威胁其面临"7-10年刑期"。
诈骗分子要求小文下载监控软件,24小时监听其行动,甚至要求"上厕所也需汇报"。他们逼迫她手写"自白书",详细交代家庭背景、留学经历,并签署"保密协议",警告若告知他人将"连累父母"。3月22日,小文向母亲紧急索要25.8万元"保证金",称"不交钱会被跨国逮捕"。母亲当即识破骗局劝阻,但小文深信对方是"冒撤职风险帮她的真警察",随后失联。
当晚,小文从租住的37层公寓跑至39层平台跳楼身亡,未留遗书。父母抵达马来西亚后,通过手机记录还原真相:诈骗分子连续4天实施精神控制,利用小文的善良与恐惧,使其因"间接害死老人"产生强烈负罪感,最终崩溃。
小文父母在马来西亚华人记者协助下于当地警局立案,4月9日山东诸城市公安局也以诈骗案立案侦查。但5个月过去,嫌疑人仍未落网。6月,马来西亚警方要求家属送回手机补充侦查,但案件进展停滞。家属试图追究学校及中介责任,但博特拉大学称小文"未正式入学",教育机构则未回应监管缺失问题。
上海市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境外留学生被骗案中,受害者平均年龄仅22岁,最短被骗时间仅为抵境后1天。诈骗团伙利用留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孤身在外心理脆弱的特点,定制"公检法剧本",结合技术监控实施精准操控。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于8月2日紧急发布暑期安全提醒,强调:
"中国使领馆、公检法机关或马政府不会以电话通知涉嫌犯罪,更不会要求支付保证金。遇可疑来电应立即挂断并向警方核实。"
此案暴露东南亚电诈产业链的猖獗。据调查,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存在分工明确的诈骗园区,部分区域因法律监管松散沦为犯罪温床。专家呼吁:
- 建立家庭反诈沟通机制:家长需与子女约定"涉钱必核"的预警方式;
- 强化国际合作:中马警方需共享情报,打击跨境诈骗技术链与资金流。
小文的父亲李先生含泪说:"我们只想知道诈骗电话从哪里来,为什么能逼死一个善良的孩子?"
目前,中马警方正联合追踪诈骗软件来源及资金流向,案件仍在侦办中。
时间线梳理
日期 |
事件 |
2025-03-13 |
小文抵达马来西亚吉隆坡 |
2025-03-18 |
接到诈骗电话,下载监控软件 |
2025-03-22 |
索要25.8万后跳楼身亡 |
2025-04-09 |
山东诸城警方立案 |
2025-08-02 |
驻马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
2025-08-23 |
家属确认案件仍在侦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