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中国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DeepSeek横空出世,震撼世界。
据香港《南华早报》2月7日消息,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称,DeepSeek的推出,不是AI届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而是中国自己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成功粉碎了西方世界企图遏制中国的幻想。报告指出,2025年正成为中国超越其他国家的一年,投资界将看到"中国鲸吞世界"。
5日,德意志银行在题为"中国正鲸吞世界"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25年,投资界将意识到中国正在超越世界其他国家。越来越难以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开始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
"这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而非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报告中,报告作者、德意志银行研究分析师彼得·米利肯对DeepSeek给出了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更高的评价,将之将描述为中国的重要转折点。
米利肯称,2025年伊始,中国接连推出"世界首架六代机"和"低成本高效能"的AI系统。他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的成功,以及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供应链领域的主导优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
"斯普特尼克时刻"是美国在冷战期间提出的概念。美苏冷战时期的1957年,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地球轨道。苏联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给美国带来巨大冲击。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据称在成都和沈阳飞行的两款新型飞机
谈及知识产权时,报告提到,中国拥有完整的价值链,形成了本地专业集群,在重点行业拥有多个类似硅谷的专业领域,并与国内大学在研究方面展开密切合作。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拥有约70%的专利,在5G和6G电信设备领域也处于类似的地位。
报告称,2023年,中国将占全球专利申请量的近一半。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因为中国理工科毕业生人数比除印度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此外,考虑到其他国家的许多毕业生也是中国人。因此,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中国公司主导地位的崛起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停止。
报告强调:"喜欢拥有护城河、建立贸易壁垒的领先公司的投资者不能忽视这一点:如今拥有最宽、最深护城河的是中国公司,而不是他们认为经济上更优越的西方公司。"
在这份报告中,米利肯将现在的中国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做对比。他认为,两者相比有共同点,即都处于创新迅速、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两国企业都开始布局海外;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预计不会像日本那样,经济在达到顶峰后陷入停滞,房地产泡沫程度也远不及当时的日本。
"DeepSeek的出现,粉碎了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幻想。"米利肯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行为"更像是一名交易员,而非投资者"。他预测认为,如果关税政策不再起作用,特朗普将调整政策。"如果是这样,预计他会设置相当严格的止损限额。"
DeepSeek已在苹果App Store美区免费榜登顶
报告还评估了中国人口下降的情况。报告称,中国在自动化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该国带来了生产力优势。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等计划,中国正在非洲、中亚、南亚、东盟和拉丁美洲扩大其经济影响力,向更多人口销售更多产品。"如果中印关系改善,印度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1月份,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在华尔街和硅谷掀起冲击波,一度导致美国科技股大跌,引发外界对于美国AI领先地位的质疑。
《南华早报》曾刊文分析指出,DeepSeek的成功,对美国构成"相当大的挑战",有可能改变美国政府对华制裁、出口禁令和"小院高墙"等限制计划。至于过去几天AI领域的事态发展,将导致中美间进一步"脱钩"还是合作,分析人士意见不一。
其中,有学者分析称,这证明美国的制裁战略已被证明"过时"且"无效",巨大的"协同效应"将推动中美合作。还有一些人士认为,深度求索带来的冲击"只会加剧竞争"和进一步的"脱钩"。但他们提醒说,中国已经准备好回击,这只会是一场"针锋相对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