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全糖奶茶、含糖饮料...你知道糖的危害其实很大吗?而这一真相被商业操纵,隐藏了五十多年。
2016年9月12日,这一真相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群研究人员发现,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上。
原来,糖业研究基金会(SRF)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向三名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支付了约五万美元的赞助费,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淡化糖的危害,将冠心病的罪魁祸首指向饮食中的脂肪。
2017年,研究人员再次发现内幕文件,是1968年国际糖业研究基金会(SRF)资助的一项以259为代号的动物研究项目,此研究已经初步验证了糖的危害,这出乎意料的结果让基金会无法接受,于是他们终止项目资助,以至于最终的研究结果也从未公布出来。
除此之外,2015年《纽约时报》还曾爆出:可口可乐公司从2008年起向科研机构以及非营利组织提供大量的资金,目的是证明和宣扬全球化的肥胖问题与含糖饮料无关,强调缺乏运动才是肥胖的真凶。
这里涉及的糖主要指蔗糖(白糖、红糖、冰糖等)以及含糖食品和饮料等等。和淀粉等天然糖水化合物相比,人工生产出来的蔗糖,除了卡路里,几乎一无所有。
如果没有这些丑闻被曝光,糖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加的被大众质疑,有些事情,我们应该要了解。
一、连续吃两个月的糖,身体会怎么样?
澳大利亚演员和导演达蒙•加梅乌用自己当小白鼠,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他和实验前一样,每天摄入一样的热量2300卡路里。但是实验时,他所有热量都来自于高糖食品,不过糖不是来自雪糕、软饮等甜品,而是来自麦片、低脂酸奶、果汁等所谓"健康食品"中的"隐藏糖分"。
60天之后,最明显的是他的体型发生改变,暴涨8.5公斤,腰围暴涨10CM。而这些几乎都是有害脂肪,体内激素ALT(判断肝脏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从一开始低于20的健康值,在一个月后一跃超过健康线。,患上前驱糖尿病。
图源:健康时报
不仅如此,他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也从原本健康的0.08涨到了1.5,表示体内健康胆固醇正向着有害胆固醇转变,这可能增加心脏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情绪和认知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医学专家解释,他的健康程度从最好的百分之20一下变成了最差的百分之10,而这些不是因为卡路里,而是因为卡路里的来源,糖的作用功不可没。
二、一口糖从上到下毁全身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曾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糖有潜在危害,且让人上瘾,应该像限制烟一样限制糖。
糖有哪些危害?
首先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一样,可以作用在下丘脑某个关键部位,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的问题。
糖进入体内后,一部分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成人体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则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并储存起来,但是糖原有上限,这就导致过量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肥胖问题。
除此之外,过量的糖还可能影响女性的尿道周边酸碱环境,打破平衡,最终可能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的问题。
而摄入大量的糖也是引发痛风的因素之一,并且摄入大量的糖会消耗体内的钠、镁、钙等元素,其中体内钙不足会引起肌肉硬化和张力减弱,因为调节血压的机制混乱,大量的钙被中和后出现骨骼脱钙情况,继而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糖还可能加速皮肤衰老速度,这是因为糖容易和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可能使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
另外,特别是对儿童而言,吃糖后不及时漱口会增加龋齿以及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率,而且糖类食物吃得太多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这会让处于生长期的孩童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的问题。
三、怎么分辨"坏糖"?这些食物少吃
近些年来,陆续有国家对糖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高糖不健康饮料广告的国家。
在我国,国务院办公厅提倡"三减三健"的健康方式,"三减"就是减盐、减油、减糖,而"三健"就是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但根据2019年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均每日摄入的添加糖已达30g。
糖可以说是潜藏在生活里的四周,我们应该尽量不要摄入添加糖,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也就是"坏糖"。
添加糖多指具有甜味的单糖和双糖,比如冰糖、白砂糖(蔗糖)、蜂蜜、红糖、葡萄糖等。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它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微乎其微,而且糖的消化吸收非常的快速,过量摄入这类添加糖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疾病的发生风险。
据估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1勺子果酱约含有白糖约15g,1听的饮料含糖约36g,1瓶清凉饮料含糖量在50g上下,一块50g的巧克力蛋糕含糖量达到25g,就连1盒100g的小盒冰淇淋也含糖20g以上,而含糖量超过90%的各种果糖就更加可怕了,此外烹调食物过程中也会加入糖,比如糖水、红烧肉、醋溜菜等。
甜食中的糖分可以让人心情感到愉悦,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甜食,可是吃太多糖的危害却很大。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控制糖的摄入,并且要避免摄入"隐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