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朗普在纽约见完面后,泽连斯基面对媒体采访甩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不觉得中国想结束这场战争。"他还说"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但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很多时候保持沉默"。所以美国应该出手,特朗普可能有助于改变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的立场。
俄乌战争打了3年多,乌克兰已经像一个负债累累的赌徒,筹码不足,却还要继续在牌桌上撑下去。在这种局面下,泽连斯基需要一个"靶子",一个能让西方舆论迅速聚焦、让美国和欧洲立刻掏钱掏武器的借口。于是,他选择了中国,这个在俄乌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不选边、不火上浇油的中立国。
问题是,把战争的延续归咎于中国,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战争真正的发动者是谁?枪炮声又是谁挑起的?中国不是冲突的参与者,却被强行拉入战场的舆论战。这种做法,无异于把劝和者硬抹黑成拱火者。
但乌克兰要知道,这种碰瓷外交的副作用也同样巨大。首先,它容易让乌克兰国家失去公信力。乌方此前制裁了一批中国公司,理由是零部件可能被俄方使用,但证据却又拿不出来。
其次,这种指控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早就提出过政治解决方案,呼吁停火止战。中国提出的"十二点和平倡议",就是希望通过对话谈判来推动政治解决。而乌克兰和西方却一次次否决和忽视,反而继续选择"边打边谈"。如今再回头指责中国"无意结束战争",这不是颠倒黑白么。
最后,乌克兰把希望寄托在外部大国施压上,本身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博。特朗普喊话要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的关税,理由是他们继续买俄罗斯石油。但真要这么做,受伤的首先是全球经济。乌克兰想借这种方式逼中国让步,结果可能是引爆全球经济链条的地震,到头来伤到的还是自己。
对于泽连斯基的碰瓷,外交部的回应很直接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向光明磊落。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中方就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有关各方对此是清楚的。
泽连斯基制造舆论声浪,妄想重新获得美西方的援助,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外交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它会让中国对乌克兰的信任降到冰点,削弱未来任何潜在的外交调停空间。把中国塑造成"战争延续的推手",等同于自己把一座沟通和平的桥梁炸掉。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辞掩盖了一个根本现实:战争要不要结束,不取决于中国愿不愿意,而取决于乌克兰、俄罗斯和西方是否真的愿意做出妥协。就像一盘棋,棋手要不要收手,不是旁观者能决定的。
最后,泽连斯基与其继续碰瓷中国,不如正视现实,拿出真正的政治勇气推动停火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