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装都不装了!战争部刚挂牌,两国军舰直闯台海,美前总统断言:中方将取代美国

据报道,最近美国又出大动作了,特朗普直接签署行政令,恢复了美国国防部的历史旧称,把"国防部"改名成了"战争部"。这一举动真是掀起了千层浪。美国国内舆论哗然,国际社会也是一片哗然。有人说,美国这波操作连遮羞布都不要了,摊牌了,就是要明着搞大国竞争。刚把"战争部"牌子挂上,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军舰就迫不及待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发言人直接点名:你们这是传递错误信号,增加了安全风险。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还来了一句,"中国总有一天会取代美国",这话听着有点意味深长。

先说说美国改名这事。其实美国的"战争部"历史很长了。早在1789年设立时,就是叫"战争部"。那时候美国还在不断扩张版图,靠的就是武力。1947年二战结束后,为了配合国际形象,才改成了"国防部"。但美国真的走上和平路线了吗?其实一点没变。数据摆在那:二战结束到2001年,全球有201次冲突都和美国有关,占比高达八成。伊拉克、阿富汗、越南、科索沃、利比亚、叙利亚,这些战争哪一场不是美国挑的头?

这次特朗普一纸行政令恢复"战争部"称号,表面是找回历史,实则是战略摊牌。美国不再遮遮掩掩,直接把对外扩张、军事竞争放到台面上。以前还会说"维护安全",现在干脆直接说"搞战争"了。特朗普就是要告诉美国自己人,告诉盟友,我们以后不再玩"防御"的把戏了,目标就一个--大国竞争。

别觉得美国只是说说而已,这波操作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算盘。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对欧洲战略收缩,反而把更多资源投向印太,盯上中国。这次更名其实就是把"围堵中国"写在脸上。

有意思的是,这次更名还没完全生效。行政令只把"战争部"作为次级称谓,真的要永久更名还得国会同意。可是特朗普已经要求国防部部长带头推动这个事,还动员了不少共和党议员跟进。后面要是真改成"战争部",美国的扩张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美国刚换了牌子,盟友的小弟们就跟着来刷存在感。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大摇大摆过航台湾海峡,还搞了点挑衅动作。这种行为真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海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公海"。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样做,无非是给美国"战争部"站台,配合美国在印太搞事情。

东部战区直接发话了。我们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行为传递了错误信号,增加了安全风险。解放军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该硬的时候就得硬气一点。这才是大国的底气。

其实说白了,美国这次拉小弟来台海"碰瓷",更多是做给外界看的。英国离得太远,新西兰一向低调,就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最积极。加拿大想抱美国大腿,在亚太刷存在感。澳大利亚更是跟着美国遏华,觉得有美国撑腰就能随便来台海撒野。但他们真想错了。台海是中国的家门口,谁敢乱来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中国海空力量全程跟踪,态度明确。你来一次,我就警告一次。你真敢闹大,解放军绝不会让步。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波操作,其实是"狐假虎威"。说到底,他们也就是借美国的势头刷个存在感,真要出事,还是自己心里没底。

这次美国国防部改名,不只是军事层面的事,更是政治操作。特朗普想通过这种"颠覆传统"的方式,告诉选民和支持者,他敢于挑战旧的华盛顿建制,敢于砸烂旧秩序。现在美国两党博弈激烈,经济压力大,军费开支高企。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大幅扩军,裁撤联邦雇员,搞移民驱逐。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战争部"来当挡箭牌。更名可以帮他巩固选票,把军工集团也拉到自己阵营。

就在美国忙着"战争部"挂牌,盟友小弟起哄的时候,前总统克林顿的一句话引发热议。他说,"中国总有一天会取代美国,只希望到时候能对美国好一点。"这话听着有点酸溜溜,但也很实在。克林顿当年拉中国进WTO,想的是让中国按照美国的剧本走。结果中国没被"同化",反而靠自己发展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铁、5G、新能源处处领先。越来越多国家愿意跟中国合作,美国的"老大"地位越来越难保。

克林顿的这句话,其实是美国精英阶层心态的写照。美国拦不住中国的发展,只能希望中国"手下留情"。这说明中国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道,不必理会外界的喧嚣。美国改名、拉小弟,都是外强中干。中国该合作就合作,该强硬就强硬。台海问题一点不让步,发展道路也不会被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