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中国拔除了"心腹大患"之后,缅甸军政府变得底气十足,派人到中国来当面提了个要求。

【缅甸能源部长与中方能源企业高管会面】
日前,缅甸军政府能源部长吴哥哥伦率团到中国访问,并对中方提出了一个明确诉求:希望中国加大对缅甸的能源投资。
在此次访问中,吴哥哥伦首先访问了陕西省榆林市的老油田,在那里他考察了最大限度地开采日益减少的石油储量的技术;随后前往北京,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在内的多家中国能源企业高管展开深入会谈。
在访问和会谈中,吴哥哥伦明确表示希望中国加大在缅甸的油气投资,帮助缅方升级老化的油田、建设炼油厂,并为在中国的缅方人员提供培训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吴哥哥伦此次访华之行安排的时间点非常巧妙,就在其启程前不久,缅甸军方刚刚对臭名昭著的KK园区发动了大规模清剿行动。
此次清剿行动从10月16日就已经拉开序幕,在最近几周内,缅甸军政府多次对KK园区实施空袭和地面打击,出动装甲车和特种部队强攻园区外围。根据缅方通报,截至目前,军方已经查获上百栋涉诈建筑、扣押2198名涉案人员,还缴获了30套星链卫星接收设备,这些设备正是园区用于跨境通信和转账的"命脉"。

【缅甸军政府查获KK园区诈骗设备】
这次行动力度之大、决心之强,是过去几年从未有过的。要知道,KK园区长期盘踞在缅泰边境地带,势力盘根错节,背后既有地方武装的保护伞,也有黑色利益链条。对缅军而言,这里几乎是"动不得"的灰区。但这次,敏昂莱拍板动手,且行动力度一次比一次大,显然是下了决心的。
之前,中国多次要求缅方严打跨境电信诈骗,现在缅方实打实动了手,而在拿出诚意之后,敏昂莱政府显然希望中方能给予"实质回报",比如能源方面的合作。
自2021年政变以来,缅甸政治局势动荡,西方国家制裁不断,大量外国能源企业纷纷撤离。包括法国道达尔、美国雪佛龙在内的石油巨头都先后退出缅甸项目,留下的,是一片需要中国来填补的空白。
目前缅甸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原油有了,却炼不出来。缅甸每年通过中缅油气管道,可以获得高达200万吨原油的使用权,但由于国内炼油厂老化严重、技术落后,根本无法有效加工这些原油,只能依赖高价进口燃料。这直接导致国内油价居高不下,运输、发电等领域都受到拖累。

【中缅油气管道对缅甸军政府很重要】
二是老油田产量锐减,新项目迟迟上不了。缅甸境内的陆上油气田,如耶南贡、察达和马圭等地,很多都是上世纪开发的老矿区。设备老旧、技术落后,加上地质条件复杂,产量下降已成定局。吴哥哥伦在8月份的研讨会上就直言:"我们正在努力增加产量,但面临诸多挑战,利润非常低。"
所以这次他到榆林考察中国老油田的技术,其实就是想学一套"老矿复活术"。归根到底,缅甸现在就是想靠中国"输血",稳定能源供给、缓解经济压力。
从政治层面看,敏昂莱确实聪明,懂得先做让中国满意的事,再来谈合作。但要注意的是,中方虽然乐见缅方打击电诈园区,但这只是"基本态度",不能当作要价筹码。毕竟,这是缅方作为主权国家应尽的责任,而非对中方的"恩惠"。
而在能源安全方面,中方还是会审慎评估,中方真正看重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缅甸能否成为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稳定伙伴,能否与中国一道推进中缅经济走廊、维护中缅油气管道安全,这才是决定合作深度的关键。而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得看敏昂莱政府之后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