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今经济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背后离不开我国庞大的人口红利,特别是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这些人,他们背井离乡,艰苦奋斗,为我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消息传来,国家即将发布新规,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需要提前准备下,除了面对现实压力的同时,也将会享受新的福利政策。符合条件的人,快来一起了解下。
一、就业转行的压力
众所周知,受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十分严峻。我国正在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钱不好赚了。而对于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来说,将会更加艰难。
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了中老年。除了政府单位或者身家丰厚的人以外,大多数人都在为生活疲于奔波。但是中老年在就业面上并不具备优势,在如此内卷的当下,简直是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被年轻人所替代,而学习新的技能并转行更是难上加难。
而其中的农民工群体,压力则尤为严重。上海早在2019年就对建筑施工领域用工做出了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随后,深圳、南昌、泰州等城市纷纷跟进。这无疑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生存技能单一的农民工的就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群体的默默奉献,更不应该让他们自生自灭。好在国家对农民工的问题愈加重视,在农民工回乡创业、技能培训、农业补贴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帮助农民工更好回乡务农或者转行再就业。
二、看病就医的压力
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年龄最大的已经超过了70岁。身体或多或少有一些疾病。正常看医寻药,少不了花费,如果有社保或者购买了商业保险,在遇到大病时,还有能力进行救治,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往往都没有正常的缴纳社保。
相对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城镇户口的人群而言,农村户口的人们没有健全的社保。虽然有新农合的政策,但由于两年上涨的费用以及看病报销的不方便,很多人已经有了断缴现象,他们在赌自己今后数年内不会生病。
很多人可能不会理解,为什么要断缴新农合?从最开始的十元每人到现如今的三四百元每人,全家的医疗保险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新农合就医补助制度,看病就医是需要从乡镇医院、县医院、最后到大医院层层向上。
如果直接前往大医院看病就医,新农合补助的额度就会下降,而乡镇医院的医疗条件又比较一般。如果异地看病,又必须回参保地进行报销。上涨的费用、繁琐的报销流程,导致了出现断缴新农合的现象。
当然,国家也在对新农合政策进行优化,比如提高补助标准,增加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实现跨省就医实时结报。所以,还是希望农村人口能够继续缴纳新农合,万一出现身患大病情况,就能够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三、养老生存的压力
身份证上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大多数都要面临子女结婚的问题。而结婚往往就意味要买房,而对于一般家庭特别是从农村定居到城市的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掏空"六个钱包"才能在城市里付一套首付。相对应的养老钱则所剩无几,而城市高的生活成本和压力,让年轻人照顾老人更是有心无力。
据悉,今年下半年会职工基本养老金将会上调,对于195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等他们逐渐步入退休生活后,将会有更多的钱用于生活的支出。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我国养老金已经连续18年呈上涨的趋势。届时,不断上涨的养老金,将会极大的保障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试点运行,农民可以在个人养老金平台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在缴纳养老金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日后的养老生活提前做好保障,同时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
结语
当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逐渐老去,也标志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能够发展到如今的地步,离不开他们的付出。相信国家会出台更多的政策,让他们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而1950年-1979年出生的人们,也应该积极调整好心态,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